2015/01/11 16:31 時報資訊
堤維西去年擺脫北美托拉斯官司糾纏後,營運大幅好轉,加上歐美、大陸、東南亞等3大市場戰略布局陸續到位,市場看好今年每股獲利將從3元起跳。(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陳信榮)
MoneyDJ新聞 2014-12-23 12:17:11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吳俊佶表示,堤維西過去5年沒有成長,今年進行調整,剛開始繳出了可以接受的成績單,原本估今年EPS會更好,但美元升值侵蝕,致匯兌損失4、5千萬,但整體來看,今年仍是大幅成長。
吳俊佶表示,堤維西集團營運瞄準4個大市場,美國、歐洲,中國大陸,以及東協,其中,美國、歐洲以台灣堤維西為主要生產據點,而中國大陸則以大茂偉瑞柯(VTYC)旗下3個廠-重慶、東北、長春負責當地的OEM市場;大陸的AM市場則以昆山堤維西為主體,至於東協市場,則以儒億科技為營運主力。
他進一步分析,明年堤維西會更好,因為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將可刺激全球汽車銷售及使用量,因此公司對明年的美國、歐洲市場持續保持樂觀態度。
堤維西也因此將對美國、歐洲擴大佈局,美國市場擬採取加強AM車燈認證,拓展OE市場,開發非車燈汽車零組件等三大策略;歐洲市場則擬在西歐推THATCHAM等車燈認證,拓展新客戶及新的Buying Group(採購集團),同時在東歐開拓新市場及新客戶。
中國市場部份,吳俊佶指出,堤維西將中國的OE產能集中在VTYC,明年度會移200套模具過去,當地也會繼續開發5、60個模具,該廠今年營收為9億元人民幣,明年度將挑戰10億元人民幣(約50億台幣),5年目標挑戰百億元台幣。
昆山堤維西則做為大陸AM市場的主要營運重鎮,吳俊佶說,大陸的汽車保險體系正開始上軌道,未來的AM市場將大幅成長,目前堤維西已與上汽體系廠商開始接觸,初估訂單也將有幾百萬元人民幣,公司目標明年昆山堤維西可以由虧轉盈。
至於東南亞市場,則將透過儒億擴大佈局。儒億目前是堤維西在台灣承接OEM汽車廠訂單的子公司,吳俊佶說,今年儒億成功開發了馬來西亞的訂單,只不過目前的交貨係由台灣空運交貨,成本較高,也致該廠營收增但獲利較去年下滑,也因此,儒億即將展開在當地成立公司、設廠事宜。
據了解,儒億去年獲利約9千萬台幣,今年在成本增加下、獲利為5千萬元,而公司正進行馬來西亞的建廠,最快明年第4季在當地以租廠房方式為之,最快2016年可為公司每年帶來1億元營收。
吳俊佶說,馬來西亞廠將生產Perodua和Proton兩家當地汽車公司的OE車燈,同時,堤維西集團也全面展開南進東協的攻略。
他並透露,儒億明年第2季將登錄興櫃,而目標第4季可以申請上櫃。
展望明年,吳俊佶說,明年度堤維西會比今年好,不論是母公司或是海外轉投資,整體營收、獲利均會較今年成長,尤其,轉投資收益估將較今年成長50%。
法人則估,堤維西合併營收約有55~50%來自台灣堤維西、近30%來自大陸VTYC和昆山堤維西,儒億約佔10%,美國另佔10%,今年合併營收將逾180億元,EPS突破1.5元;而明年度合併營收有機會挑戰200億元,而EPS有機會挑戰2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