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1786)科妍公告本公司新劑型玻尿酸小針美容皮下填補劑Hya-Dermis Blink Facial Dermal
Implant產品通過韓國衛生單位(KFDA)產品認證,取得上市許可。
1.事實發生日:104/04/09
2.公司名稱:科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不適用
6.報導內容:不適用
7.發生緣由:本公司自行研究開發之新劑型玻尿酸小針美容皮下填補Hya-Dermis
BlinkFacial Dermal
Implant產品通過韓國衛生單位(KFDA)產品認證,取得上市許可。
8.因應措施:本公司生產之新劑型玻尿酸小針美容皮下填補劑(Hya-Dermis
Blink Facial Dermal Implant)獲韓國(KFDA)上市許可,可增加外銷市場的銷售實績。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MoneyDJ新聞 2015-04-07 11:37:54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醫療級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高階醫材廠商科妍(1786)受惠於FACILLE(法思麗)產品於中國市場開始出貨支挹注,公司自結3月營收2500萬元,月增107%、年增237%,初估單月毛利將逾6成;科妍Q1營收約6026萬元,年增60.1%,創上市以來單季營收新高。
科妍外銷市場在FACILLE中國銷售業績的帶動下,3月營收中外銷比重拉高至68.91%,創單月外銷比重新高紀錄;而Q1營收外銷金額年增1.72倍,外銷佔營收比重近五成,由去年Q1的28.29%大幅成長至48.13%,其中,超過一半係來自法思麗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貨貢獻。
科妍表示,中國市場是繼歐洲及亞洲外另一個重要的外銷市場,也是帶動公司進入高速成長期的重要引擎之一。科妍係花了近6年時間佈局完成,旗下主力產品皮下填補劑FACILLE於去年4月底取得中國醫療器械銷售許可證,並簽下總經銷與首家區域經銷合約,內容除保證未來五年合約期間之最低出貨量,於合約期間內還可收取權利金。而科妍也成為國內少數擁有研發製造出貨實力,又能向通路商收取權利金的生技公司。
科妍指出,除首家區域經銷合約,目前尚有數家區域經銷進入合約議定最終階段,有信心未來能在中國打開Facille的品牌知名度,並提升旗下產品在中國醫美市場之市佔率。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橘子(6180)2014年營收創高,。第一季橘子具有多重營運成長力道,第二季《天堂》手遊版將推出,上半年營運樂觀,今年合併營收可望跨越百億大關,再創新高。
MoneyDJ新聞 2015-03-16 10:58:32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橘子營運展望
|
1.2014年EPS 0.59元 擬配息0.7元
|
2.處分果核獲利+電商新事業+遊戲旺季 本季獲利逾去年全年
|
3.經典遊戲《天堂》手遊版下季推出 具震撼力
|
4.樂點支付增資 迎第三方支付5月上路商機
|
5.遊戲/支付/電商/影音/群募 五大發展方向
|
6.目標今年營收跨越百億大關
|
橘子(6180)2014年營收創高,EPS
0.59元,擬配息0.7元。今年第一季橘子具有多重營運成長力道,包括處份果核獲利貢獻、電商新事業以及遊戲旺季加持,使單季獲利將有明顯成長力道,第二季《天堂》手遊版將推出,上半年營運樂觀,今年合併營收可望跨越百億大關,再創新高。
展望第一季,因橘子去年處分旗下子公司果核6成持股,貢獻獲利1.47億元,待交易程序完成,預估可以在本季認列此獲利,再加上第一季起電商新事業「樂利」加入營運,以及為遊戲旺季,是以,三大因素加持下,其第一季獲利可望超越去年全年水準。
展望第二季,橘子將推出目前仍為營收主力的長青遊戲《天堂》手機遊戲,頗受玩家期待,今年預估將推出2-3款自製手遊。
橘子自2014年下半年起陸續進行多項變革,目前轉型為行動網路公司,主要佈局五大市場,除了遊戲外,再拓展多元佈局支付、電子商務、數位娛樂影音內容、群眾募資等五大版圖,這五大市場具有互補以及可互相支援的特色,資源也可充份共享。
在支付部分,橘子旗下「樂點行動支付」擬將資本額增至5億元,並引進數個策略合作夥伴,目前金融認證等技術都已就緒,適用小額支付,可望搶第三方支付於5月上路的商機;電子商務「樂利」部分,橘子擬推動樂動邁向兩岸跨境電商,將台灣的好品牌推向大陸。
而在數位影音平台部分,橘子與詹仁雄領軍的野火娛樂所共同打造的原創網路影音平台「酷瞧」已於上週末正式開台,推出涵蓋音樂、影像、戲劇、生活美學、兩性、親子、同志、靈異等多元化網路節目,橘子持股55%,初期將衝刺流量、點閱數以及創造影響力,今年可望有2億廣告量。
橘子2014年合併營收90.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每股獲利0.59元,但公司大方配現金股利0.7元,配息率逾100%。展望今年度,由於加入電子商務的新事業,法人估,橘子今年合併營收可跨越百億大關的水準,再創新高。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三商壽 (2867) 去年每股隱含價值估升至63元
《金融股》三商壽去年每股隱含價值估升至63元
2015/04/14 12:09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三商壽 (2867)
去年受到兩波保單停售效應,全年初年度保費收入456億元,年減15.4%,法人估計2014年新契約價值約下滑10%,但淨值增加、資金成本調整,2014年底隱含價值約成長17%,每股隱含價值從59.4元提高到63元。
三商壽2014年初年度保費收入為456億元,其中,42.6%來自銀行、57.4%來自業務通路,2014年兩波保單停售效應,保單銷售結構調整,年金險佔比大幅下降,由55.6%降至5.1%,傳統型壽險比重由32.8%提高至79.3%。因初年度保費下滑,2014年新契約價值下滑,但2014年年底淨值增加47億元,法人推估2014年底隱含價值為852億元,較上年度729億元增加16.8%,每股隱含價值由2013年底59.4元提高到63元,股價/隱含價值仍偏低。
截至2014年底,該公司可運用資金為7351億元,國外固定收益部位比重為45.9%,年增5.3%,而現金及國內固定收益部位則分別下降1.7%、4.9%,海內外股票及海外固定收益部位,經常性收益率顯著提升,由上年度2.94%提高到3.26%,推估今年約達3.3%的水準。2014年總避險後投資報酬率為3.61%,去年第四季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為0.7億元,較上年第四季虧損14億元改善,法人估今年整體投資收益率攀升至3.7%。
燦星網(4930) 高達14%殖利率的背後! 居然是? 文:飆哥 2015/3/16
燦星網在上週五(3/13)公布今年發放股利,現金股利4元!對照上週五收盤價26.7元來看,殖利率高達14.98%!也難怪今天一開盤就跳空漲停鎖死,還有1萬多張等著買!今天你有買到嗎?
燦星網去年的業績有很好嗎?為什麼發得出這麼多現金股利?我們來看看他已公布的資訊:2014Q1/-0.05 Q2/0.02 Q3/0.26 Q4還沒公布EPS,不過11,12月營收較去年是略為衰退的,獲利應該也沒有很好。那麼,它的錢哪來呢?
原來,去年11月公司處分內湖房地產,獲利約8.13億元,手上現金很多。好幾年都現金淨流出,現金一直佔資產比重超過7成以上,公司沒有長期負 債,也沒有新的投資計劃,所以只好多發一點給股東了!找了一下歷史資料發現,去年也有過減資計劃,這檔股票不斷在瘦身,股價自然也就脫胎換骨囉!
不過,賣房賺錢畢竟不是常態,這一波如果沒能找到好的買點切入,建議還是純欣賞吧!
2015/04/14 12:09 時報資訊
三商壽2014年初年度保費收入為456億元,其中,42.6%來自銀行、57.4%來自業務通路,2014年兩波保單停售效應,保單銷售結構調整,年金險佔比大幅下降,由55.6%降至5.1%,傳統型壽險比重由32.8%提高至79.3%。因初年度保費下滑,2014年新契約價值下滑,但2014年年底淨值增加47億元,法人推估2014年底隱含價值為852億元,較上年度729億元增加16.8%,每股隱含價值由2013年底59.4元提高到63元,股價/隱含價值仍偏低。
截至2014年底,該公司可運用資金為7351億元,國外固定收益部位比重為45.9%,年增5.3%,而現金及國內固定收益部位則分別下降1.7%、4.9%,海內外股票及海外固定收益部位,經常性收益率顯著提升,由上年度2.94%提高到3.26%,推估今年約達3.3%的水準。2014年總避險後投資報酬率為3.61%,去年第四季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為0.7億元,較上年第四季虧損14億元改善,法人估今年整體投資收益率攀升至3.7%。
燦星網(4930) 高達14%殖利率的背後! 居然是? 文:飆哥 2015/3/16
燦星網在上週五(3/13)公布今年發放股利,現金股利4元!對照上週五收盤價26.7元來看,殖利率高達14.98%!也難怪今天一開盤就跳空漲停鎖死,還有1萬多張等著買!今天你有買到嗎?
燦星網去年的業績有很好嗎?為什麼發得出這麼多現金股利?我們來看看他已公布的資訊:2014Q1/-0.05 Q2/0.02 Q3/0.26 Q4還沒公布EPS,不過11,12月營收較去年是略為衰退的,獲利應該也沒有很好。那麼,它的錢哪來呢?
原來,去年11月公司處分內湖房地產,獲利約8.13億元,手上現金很多。好幾年都現金淨流出,現金一直佔資產比重超過7成以上,公司沒有長期負 債,也沒有新的投資計劃,所以只好多發一點給股東了!找了一下歷史資料發現,去年也有過減資計劃,這檔股票不斷在瘦身,股價自然也就脫胎換骨囉!
不過,賣房賺錢畢竟不是常態,這一波如果沒能找到好的買點切入,建議還是純欣賞吧!
高階醫療顯示器龍頭鈺緯(4153)併購電子互動教具生產商富動科技,今年1月20正式生效,挑戰7元實力,今年合併營收有望突破17億,年增達81%。
鈺緯有業績背書
連飆2根漲停!股價登掛牌以來新高
2015/04/15 13:45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鉅亨網記者胡薏文 台北
鈺緯 (4153) 合併富動科技,業績大加分,3月營收1.07億元,月增率9.32%,年增率26.58%,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記錄,首季營收也衝上2.97億元,年增率52.11%,在醫材族群中一馬當先。鈺緯有業績背書,同時法人看好今年獲利表現將可隨營收成長同步跳升,每股盈餘有挑戰7元實力,股價連飆2根漲停,今天以148元改寫掛牌以來新高價!
鈺緯產品以醫療、工業用顯示器為主,合併富動科技後,又成功搶進教育市場。鈺緯在醫療用顯示器部分,推出8MP高解析度的手術室用監視器等新品,加上逐步以直銷取代透過代理商銷售的效益也持續發酵,包括GE等多家大廠客戶都已經轉為直銷,帶動毛利率走升,法人看好鈺緯今年營收將有逾8成的大幅跳升,獲利也將再創歷史新高。
鈺緯主要從事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的研發製造及銷售,6成以上產品為醫療用顯示器,應用領域包含一般門診醫療、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內視鏡及手術協助、加護病房臨床監測、放射影像診斷及超音波診療等。其中,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產品為全球領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之唯一供應商,市占率高達20%;而核磁共振病房內用顯示器則與比利時的全球醫療顯示器龍頭Barco,為全球唯二供應者。
鈺緯業績亮眼,且法人看好今年獲利將有大幅成長空間,近日股價走強,不懼大盤震盪,短線已連飆2根漲停!
高階醫療顯示器龍頭鈺緯(4153)在國際品牌客戶大單挹注下,法人估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上看4.7元;今年受公司擴張策略奏效及毛利續增等有利條件帶動,全年營收有望年增逾八成,獲利成長更優於營收成長水準,再次締造歷史新高。
鈺緯去年營收9.38億元,年增20.39%,創歷史新高,其中第4季成長尤其強勁。法人表示,鈺緯去年併購電子互動教具生產商富動科技,今年1月20正式生效,後續鈺緯將認列富動業績,加上本業高階監視器業務看俏,今年合併營收有望突破17億,年增達81%。
富動去年營收3.5億元,今年景氣復甦及標案挹注帶動,營收年增上看三成。法人指出,鈺緯合併富動後股本從原先2.65億元擴增至3.09億元,但毛利由去年31%持續看增,獲利成長優於營收成長,可沖銷股本膨脹對EPS的侵蝕。
董事長陳國森表示,高階診斷用及手術房用顯示器、影像調校軟體與專業色彩影像應用顯示器以及專業影音編輯用顯示器去年上線後,今年可說是發酵年,特別是新 一代主攻手術房診斷判讀的8MB超高解析度顯示器,搭配自主研發的整合性軟體解決方案,預期有助擴展新客戶及新市場。據了解,鈺緯為該款顯示器全球唯二的 廠商之一。
陳國森強調,今年在挺進國際醫療院所方面,也有具體進展,先前在美國與德國成立子公司推動順利,現階段已打入高階國際醫材通路商DTX供應體系。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2015-02-02 04:42:15
-----------------------------------------------
鈺緯(4153)Q3、前3季稅後淨利及EPS齊創新高
鈺緯科技(4153)受惠顯示器銷售量增加,第3季及前3季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聯袂創歷史新高。鈺緯表示,前3季營運成績表現出
色是由於去年海外布局及開拓一線醫療用大廠有成,顯示器銷售量增加,推升業績走強。
鈺緯第3季合併營收季增率為12%,毛利率32%,較第2季增加2%,稅後淨利3877萬元,較第2季成長72%,每股盈餘1.48元,聯袂創歷史新高。
鈺緯前3季合併稅後淨利8467.2萬元,每股盈餘3.24元,皆創歷史新高,並已超越去年全年度合併稅後淨利6531.3萬元及每股盈餘3.03元。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2014-10-23 10:57
------------------------------------------------------
鈺緯(4153)購併富動科技 啟動醫療、教育雙引擎成長!
醫療顯示器廠鈺緯 (4153) 今天宣布購併富動科技,鈺緯擬增資發行500萬股新股,以1.45股富動換發1股鈺緯,讓富動成為鈺緯旗下百分之百子公司。鈺緯將於9月3日召開股東臨時 會,如通過後,預定換股基準日為104年1月1日,富動科技以發展幼兒教育至大學研究所等電子化互動教育軟體為主,為國內少數在大尺寸觸控式面板整合技術 及教育市場業務領導廠商之一。鈺緯董事長陳國森表示,購併富動後,鈺緯將是國內唯一擁有醫療、教育(文創)雙引擎之積極成長公司!
鈺緯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購併富動科技案,鈺緯表示,為整合雙方資源、擴充對客戶服務的廣度、進而提高競爭優勢、擴大營運規模,決定以透過股份轉換增資發 行新股,取得富動科技百分之百股權,富動科技也將成為鈺緯子公司。而合併後,仍將維持富動科技名稱,未來也不排除再度上市掛牌。
富動專注全球教育市場,主攻幼兒教育至大學研究所各式學校電子化互動教具及多樣化之教育軟體,以取代教室、會議室內老師或演講者手上之粉筆、不合時宜的投 影機及其背後的黑板,貼心的協助老師、演講者扮演知識傳遞重責大任的角色,為國內少數在大尺寸觸控式面板整合技術及教育市場業務領導廠商之一。主攻歐美市 場,在國內有線電視台觸控顯示器的市占率約60-70%,資本額5616萬元,每股淨值24元。
富動科技102年營收3.33億元,毛利率31%,稅後淨利4400萬元,每股盈餘7.8元。
陳國森表示,鈺緯以主攻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之顯示器,承接國際級醫材大廠ODM訂單為主,專業從事客製化研發設計及解決方案,近期在高階產品的 發展、一線直接客戶的開拓、海外據點的佈建逐步完備,藉由與富動的合併,除可發揮資源整合綜效,提升競爭力及營運績效外,亦將是國內唯一擁有醫療、教育 (文創)雙引擎之積極成長公司。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2014/07/17 21:10
-----------------------------------------------
鈺緯列入警示股,5月每股盈餘0.14元
鈺緯 (4153) 列入警示股,5月營收6035萬元,稅前淨利378萬元,稅後淨利314萬元,每股盈餘0.14元。
Q1營收1億9557萬元,稅前淨利2817萬元,稅後淨利2326萬元,每股盈餘1.03元。
【時報-莊雅珍-台北電】2014/07/11 17:09
----------------------------------
鈺緯(4153)6月營收 月暴增75%
鈺緯科技(4153) 6月營收1.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較上月成長75%,較去年同期成長55 %,累計第二季合併營收為2.28億元,季成長17%,年增2%。該公司表示,本月營收能創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醫療用顯示器銷售量增加,為去年海外布局 德國與美國子公司、及直接掌握一線醫療用大廠客戶所顯現的效益。
鈺緯科技股東常會剛通過102年度盈餘分配案,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2元,股票股利0.6元及以資本公積轉增資配發1元,合計配發3.6元,該盈餘分配亦創歷年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即時報導】2014.07.07 09:07 pm
----------------------------------
鈺緯(4153)上半年 每股賺1.91元
上櫃生技股鈺緯科技 (4153)今公布半年報,上半年營運績效大幅成長,營收累計4.23億元,較去年同期3.15億元成長34%,稅後純益3700萬元,較去年同期600萬元成長逾5倍,每股盈餘1.91元,也較去年同期0.32元大增近5倍。
由於新產品開發及接單順利,鈺緯表示,預計下半年仍持續成長,維持往年上下半年各45%、55%之態勢。鈺緯科技上半年認列一次性費用上櫃承銷費300萬元及員工現金認股酬勞成本670萬元,對上半年EPS影響0.5元,下半年起將無上述費用,預期獲利將更優於上半年。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2013.08.07 02:42 pm
--------------------------
鈺緯(4153)湧買氣 本季樂觀
醫療用顯示器廠鈺緯科技(4153)表示,隨歐美產品推廣,本季業績樂觀看待。
鈺緯5月份營收為0.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並創下20個月以來單月新高。該公司於上月23日正式掛牌上櫃,前五月營收約3.55億元,年增達33%。鈺緯昨日股價上攻漲停收56.2元,上漲3.2元。
法人表示,鈺緯上櫃前幾日股價幾日跌破承銷價格,並未開啟蜜月行情;但5月營收公告後,亮眼表現讓投資人信心回籠,連兩日買氣湧進。
由於加護病房、內視鏡用等醫療用顯示器訂單,在成歐美景氣復甦的帶動下,可望拉高本季業績。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2013.06.06 03:40 am
-----------------------
鈺緯(4153)明掛牌 承銷價29元
準上櫃生技股鈺緯科技(4153)預計明日掛牌,每股承銷價為29元,此次辦理新股承銷共計吸引15萬9224件投資者參與申購,以公司申報公開申購張數221張來計算,超額認購達720倍,依規定提高對外張數1326張,換算中籤率僅0.83%。
鈺緯科技主要從事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其中6成以上產品為醫療用顯示器。該公司101年度營收6.74億元,稅後淨利 0.27億元,每股盈餘1.45元,102年第一季營收1.9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以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盈餘已達0.9元,相較去年同期每股盈 餘0.03元,成長26倍。另4月份營收達0.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4%。
鈺緯專精於醫療用顯示器產品,終端客戶多為全球醫療設備大廠,此一專業利基市場,使得鈺緯於業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產品為全球領 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之唯一供應者,核磁共振病房 (MRI IN-ROOM)之顯示器產品與比利時知名醫療顯示器大廠Barco為全球唯二供應者,具相當之競爭力。該公司近年來積極朝附加價值高、技術門檻高的專業 顯示器產品發展。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2013.05.22 02:38 pm
---------------------
鈺緯(4153) 13日公開申購
興櫃公司鈺緯科技(4153)規劃本月23日上櫃掛牌,預計13日起進行上櫃前公開申購,承銷價格區間為25.5至30.5元。
鈺緯實收資本額1.8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製造及銷售,本月23日將以生技醫療類股掛牌上櫃。
鈺緯董事長陳國森表示,今年首季營收1.99億元,年增三成,創單季新高,主因過去二年新開發的產品在今年開花結果。
他說,鈺緯以往專注於歐、美及日本市場,今年將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及印度市場,將成為日後的重要成長動能。
鈺緯專精於醫療用顯示器產品,終端客戶多為全球醫療器材大廠。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 2013.05.10 04:41 am
---------------------
鈺緯(4153)將上櫃 獲利看俏
鈺緯 (4153)昨(3)日舉行股票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鈺緯董事長陳國森表示,今年首季營收1.99億元,年增三成,創單季新高,主要是過去兩年新開發的產 品,今年開花結果;並有多項新案開發中。他說,鈺緯以往專注於歐、美及日本市場,今年將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及印度市場,成為業績主要動能。
興櫃公司鈺緯科技,實收資本額1.8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製造及銷售,預計5 月23日掛牌上櫃。
鈺緯2012年每股稅後盈餘為1.45元,今年首季營收達1.99億元,年增三成,衝上單季新高。鈺緯鎖定主攻技術門檻較高、少量多樣且毛利較高的產品市場,將持續為營運增添向上動能,今年獲利續看俏。
鈺緯近三年獲利向上攀升,2010年每股純益1.24元,2011年每股純益1.39元,去年達到1.45元。鈺緯董事會決議,今年擬配發0.55元現金股利。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 2013.05.04 03:37 am
------------------------------
醫療+船舶雙引擎推升!鈺緯陳國森:今年營運衝新高
以醫療用高階顯示器、觸控螢幕、工業用顯示器產品為主的鈺緯科技(4153-TW),敲定5月23日掛牌上櫃,今(3)日召開上櫃前法說會,董事長陳國森 指出,今年在醫療市場首季新訂單挹注下,營收年增成長3成,創下單季新高,除了醫療市場外,公司也成功打進全球最大船舶用顯示器大廠Hatteland Display AS供應鏈,營運將衝新高,今年在醫療及船舶用市場雙引擎推升下,法人估計營收有2成以上成長,每股盈餘衝上2.5元。
鈺緯專精於醫療用顯示器產品,終端客戶多為全球醫療器材大廠,其中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產品為全球領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唯一供應者,全球有20%的加護病房採用鈺緯的產品;另外,鈺緯的核磁共振病房(MRI IN-ROOM)之顯示器產品,與比利時的全球醫療顯示器龍頭Barco為全球唯二供應者,技術相當有競爭力。
陳國森強調,醫療市場門檻高,產品應用在醫療市場所佔營收比重已達2/3,全球市佔率約2%,其中開發出核磁共振病房、42吋醫療用顯示器這兩項新產品的時間甚至早於國際大廠,未來成長空間非常大,目標是要成為台灣的Barco。
陳國森指出,除了醫療市場外,為擴大營運動能,搶進鐵道、船舶等新領域,目前與日商東京特殊電線株式會社合作開發鐵道運輸專用顯示器,且船舶應用產品已打入全球最大船舶用顯示器大廠Hatteland Display AS供應鏈。
鈺緯2012年營收6.74億元,較前年的6.98億元下滑,但毛利率升至20.55%,優於前年的18.44 %;稅後淨利0.27億元,較前年小幅成長3.8%,EPS1.45元;今年首季營收1.98億元,年增30%,在醫療市場及船舶市場推升下,法人估計全 年營收將有2成以上成長,每股盈餘衝上2.5元。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3-05-03 20:20:56
--------------------------
鈺緯5月底上櫃,去年EPS 1.45元
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製造商鈺緯科技(4153)通過上櫃審議,預定5月底掛牌上櫃,目前在興櫃均價約32.17元。鈺緯獲利表現穩定,去年每股盈餘1.45元,董事會決議配發1.1元股利,其中0.55元現金股利,0.55元股票股利。
鈺緯主要產品是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主要銷售地區為歐洲、美洲及日本,並與全球醫療設備領導品牌公司GE Healthcare、全球知名醫療顯示器品牌公司TOTOKU、歐美經銷公司Richardson及全球船舶用顯示器領導公司Hatteland等客戶 長期合作。
公司最近3年度營收、獲利穩定,2010年每股淨利約1.24元、2011年每股淨利約1.39元。2012年營收約6.75億元,億元,營業淨利約 2,896.2萬元,稅前淨利約2,943.3萬元,稅後淨利約2,740.4萬元,每股淨利約1.45元。鈺緯董事會決議配發1.1元股利,其中 0.55元現金股利,0.55元股票股利。
在產品定位方面,鈺緯表示,公司將以研發設計技術含量較高之產品為主軸,專注於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等技術門檻較高、少量多樣且毛利較高的產品市 場。並且積極拓展多元應用之專業顯示器產品,如呼吸器、投射式電容多點觸控(PCAP)應用包含木工建築應用之工具機、血糖測試機、互動式廣告商用及醫療 台車等領域、船舶應用、鐵道運輸等目標市場。
其主要產品定位於ODM代工,尤其醫療用顯示器用途廣包含臨床監測、診斷、手術、擷取影像及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等領域之醫療設備專用顯示器,並專注於少量多樣高彈性之藍海領域。希望藉此以提供客戶完整產品線、持續拓展客戶群,拓展未來業績。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3-04-18 07:53:46
2015/04/15 13:45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鈺緯 (4153) 合併富動科技,業績大加分,3月營收1.07億元,月增率9.32%,年增率26.58%,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記錄,首季營收也衝上2.97億元,年增率52.11%,在醫材族群中一馬當先。鈺緯有業績背書,同時法人看好今年獲利表現將可隨營收成長同步跳升,每股盈餘有挑戰7元實力,股價連飆2根漲停,今天以148元改寫掛牌以來新高價!
鈺緯產品以醫療、工業用顯示器為主,合併富動科技後,又成功搶進教育市場。鈺緯在醫療用顯示器部分,推出8MP高解析度的手術室用監視器等新品,加上逐步以直銷取代透過代理商銷售的效益也持續發酵,包括GE等多家大廠客戶都已經轉為直銷,帶動毛利率走升,法人看好鈺緯今年營收將有逾8成的大幅跳升,獲利也將再創歷史新高。
鈺緯主要從事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的研發製造及銷售,6成以上產品為醫療用顯示器,應用領域包含一般門診醫療、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內視鏡及手術協助、加護病房臨床監測、放射影像診斷及超音波診療等。其中,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產品為全球領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之唯一供應商,市占率高達20%;而核磁共振病房內用顯示器則與比利時的全球醫療顯示器龍頭Barco,為全球唯二供應者。
鈺緯業績亮眼,且法人看好今年獲利將有大幅成長空間,近日股價走強,不懼大盤震盪,短線已連飆2根漲停!
高階醫療顯示器龍頭鈺緯(4153)在國際品牌客戶大單挹注下,法人估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上看4.7元;今年受公司擴張策略奏效及毛利續增等有利條件帶動,全年營收有望年增逾八成,獲利成長更優於營收成長水準,再次締造歷史新高。
鈺緯去年營收9.38億元,年增20.39%,創歷史新高,其中第4季成長尤其強勁。法人表示,鈺緯去年併購電子互動教具生產商富動科技,今年1月20正式生效,後續鈺緯將認列富動業績,加上本業高階監視器業務看俏,今年合併營收有望突破17億,年增達81%。
富動去年營收3.5億元,今年景氣復甦及標案挹注帶動,營收年增上看三成。法人指出,鈺緯合併富動後股本從原先2.65億元擴增至3.09億元,但毛利由去年31%持續看增,獲利成長優於營收成長,可沖銷股本膨脹對EPS的侵蝕。
董事長陳國森表示,高階診斷用及手術房用顯示器、影像調校軟體與專業色彩影像應用顯示器以及專業影音編輯用顯示器去年上線後,今年可說是發酵年,特別是新 一代主攻手術房診斷判讀的8MB超高解析度顯示器,搭配自主研發的整合性軟體解決方案,預期有助擴展新客戶及新市場。據了解,鈺緯為該款顯示器全球唯二的 廠商之一。
陳國森強調,今年在挺進國際醫療院所方面,也有具體進展,先前在美國與德國成立子公司推動順利,現階段已打入高階國際醫材通路商DTX供應體系。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2015-02-02 04:42:15
-----------------------------------------------
鈺緯(4153)Q3、前3季稅後淨利及EPS齊創新高
鈺緯科技(4153)受惠顯示器銷售量增加,第3季及前3季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聯袂創歷史新高。鈺緯表示,前3季營運成績表現出
色是由於去年海外布局及開拓一線醫療用大廠有成,顯示器銷售量增加,推升業績走強。
鈺緯第3季合併營收季增率為12%,毛利率32%,較第2季增加2%,稅後淨利3877萬元,較第2季成長72%,每股盈餘1.48元,聯袂創歷史新高。
鈺緯前3季合併稅後淨利8467.2萬元,每股盈餘3.24元,皆創歷史新高,並已超越去年全年度合併稅後淨利6531.3萬元及每股盈餘3.03元。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2014-10-23 10:57
------------------------------------------------------
鈺緯(4153)購併富動科技 啟動醫療、教育雙引擎成長!
醫療顯示器廠鈺緯 (4153) 今天宣布購併富動科技,鈺緯擬增資發行500萬股新股,以1.45股富動換發1股鈺緯,讓富動成為鈺緯旗下百分之百子公司。鈺緯將於9月3日召開股東臨時 會,如通過後,預定換股基準日為104年1月1日,富動科技以發展幼兒教育至大學研究所等電子化互動教育軟體為主,為國內少數在大尺寸觸控式面板整合技術 及教育市場業務領導廠商之一。鈺緯董事長陳國森表示,購併富動後,鈺緯將是國內唯一擁有醫療、教育(文創)雙引擎之積極成長公司!
鈺緯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購併富動科技案,鈺緯表示,為整合雙方資源、擴充對客戶服務的廣度、進而提高競爭優勢、擴大營運規模,決定以透過股份轉換增資發 行新股,取得富動科技百分之百股權,富動科技也將成為鈺緯子公司。而合併後,仍將維持富動科技名稱,未來也不排除再度上市掛牌。
富動專注全球教育市場,主攻幼兒教育至大學研究所各式學校電子化互動教具及多樣化之教育軟體,以取代教室、會議室內老師或演講者手上之粉筆、不合時宜的投 影機及其背後的黑板,貼心的協助老師、演講者扮演知識傳遞重責大任的角色,為國內少數在大尺寸觸控式面板整合技術及教育市場業務領導廠商之一。主攻歐美市 場,在國內有線電視台觸控顯示器的市占率約60-70%,資本額5616萬元,每股淨值24元。
富動科技102年營收3.33億元,毛利率31%,稅後淨利4400萬元,每股盈餘7.8元。
陳國森表示,鈺緯以主攻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之顯示器,承接國際級醫材大廠ODM訂單為主,專業從事客製化研發設計及解決方案,近期在高階產品的 發展、一線直接客戶的開拓、海外據點的佈建逐步完備,藉由與富動的合併,除可發揮資源整合綜效,提升競爭力及營運績效外,亦將是國內唯一擁有醫療、教育 (文創)雙引擎之積極成長公司。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2014/07/17 21:10
-----------------------------------------------
鈺緯列入警示股,5月每股盈餘0.14元
鈺緯 (4153) 列入警示股,5月營收6035萬元,稅前淨利378萬元,稅後淨利314萬元,每股盈餘0.14元。
Q1營收1億9557萬元,稅前淨利2817萬元,稅後淨利2326萬元,每股盈餘1.03元。
【時報-莊雅珍-台北電】2014/07/11 17:09
----------------------------------
鈺緯(4153)6月營收 月暴增75%
鈺緯科技(4153) 6月營收1.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較上月成長75%,較去年同期成長55 %,累計第二季合併營收為2.28億元,季成長17%,年增2%。該公司表示,本月營收能創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醫療用顯示器銷售量增加,為去年海外布局 德國與美國子公司、及直接掌握一線醫療用大廠客戶所顯現的效益。
鈺緯科技股東常會剛通過102年度盈餘分配案,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2元,股票股利0.6元及以資本公積轉增資配發1元,合計配發3.6元,該盈餘分配亦創歷年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謝艾莉╱即時報導】2014.07.07 09:07 pm
----------------------------------
鈺緯(4153)上半年 每股賺1.91元
上櫃生技股鈺緯科技 (4153)今公布半年報,上半年營運績效大幅成長,營收累計4.23億元,較去年同期3.15億元成長34%,稅後純益3700萬元,較去年同期600萬元成長逾5倍,每股盈餘1.91元,也較去年同期0.32元大增近5倍。
由於新產品開發及接單順利,鈺緯表示,預計下半年仍持續成長,維持往年上下半年各45%、55%之態勢。鈺緯科技上半年認列一次性費用上櫃承銷費300萬元及員工現金認股酬勞成本670萬元,對上半年EPS影響0.5元,下半年起將無上述費用,預期獲利將更優於上半年。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2013.08.07 02:42 pm
--------------------------
鈺緯(4153)湧買氣 本季樂觀
醫療用顯示器廠鈺緯科技(4153)表示,隨歐美產品推廣,本季業績樂觀看待。
鈺緯5月份營收為0.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並創下20個月以來單月新高。該公司於上月23日正式掛牌上櫃,前五月營收約3.55億元,年增達33%。鈺緯昨日股價上攻漲停收56.2元,上漲3.2元。
法人表示,鈺緯上櫃前幾日股價幾日跌破承銷價格,並未開啟蜜月行情;但5月營收公告後,亮眼表現讓投資人信心回籠,連兩日買氣湧進。
由於加護病房、內視鏡用等醫療用顯示器訂單,在成歐美景氣復甦的帶動下,可望拉高本季業績。
【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2013.06.06 03:40 am
-----------------------
鈺緯(4153)明掛牌 承銷價29元
準上櫃生技股鈺緯科技(4153)預計明日掛牌,每股承銷價為29元,此次辦理新股承銷共計吸引15萬9224件投資者參與申購,以公司申報公開申購張數221張來計算,超額認購達720倍,依規定提高對外張數1326張,換算中籤率僅0.83%。
鈺緯科技主要從事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之研發製造及銷售,其中6成以上產品為醫療用顯示器。該公司101年度營收6.74億元,稅後淨利 0.27億元,每股盈餘1.45元,102年第一季營收1.9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0%,以目前股本計算,每股盈餘已達0.9元,相較去年同期每股盈 餘0.03元,成長26倍。另4月份營收達0.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4%。
鈺緯專精於醫療用顯示器產品,終端客戶多為全球醫療設備大廠,此一專業利基市場,使得鈺緯於業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產品為全球領 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之唯一供應者,核磁共振病房 (MRI IN-ROOM)之顯示器產品與比利時知名醫療顯示器大廠Barco為全球唯二供應者,具相當之競爭力。該公司近年來積極朝附加價值高、技術門檻高的專業 顯示器產品發展。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台北報導】 2013.05.22 02:38 pm
---------------------
鈺緯(4153) 13日公開申購
興櫃公司鈺緯科技(4153)規劃本月23日上櫃掛牌,預計13日起進行上櫃前公開申購,承銷價格區間為25.5至30.5元。
鈺緯實收資本額1.8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製造及銷售,本月23日將以生技醫療類股掛牌上櫃。
鈺緯董事長陳國森表示,今年首季營收1.99億元,年增三成,創單季新高,主因過去二年新開發的產品在今年開花結果。
他說,鈺緯以往專注於歐、美及日本市場,今年將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及印度市場,將成為日後的重要成長動能。
鈺緯專精於醫療用顯示器產品,終端客戶多為全球醫療器材大廠。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 2013.05.10 04:41 am
---------------------
鈺緯(4153)將上櫃 獲利看俏
鈺緯 (4153)昨(3)日舉行股票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鈺緯董事長陳國森表示,今年首季營收1.99億元,年增三成,創單季新高,主要是過去兩年新開發的產 品,今年開花結果;並有多項新案開發中。他說,鈺緯以往專注於歐、美及日本市場,今年將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及印度市場,成為業績主要動能。
興櫃公司鈺緯科技,實收資本額1.8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製造及銷售,預計5 月23日掛牌上櫃。
鈺緯2012年每股稅後盈餘為1.45元,今年首季營收達1.99億元,年增三成,衝上單季新高。鈺緯鎖定主攻技術門檻較高、少量多樣且毛利較高的產品市場,將持續為營運增添向上動能,今年獲利續看俏。
鈺緯近三年獲利向上攀升,2010年每股純益1.24元,2011年每股純益1.39元,去年達到1.45元。鈺緯董事會決議,今年擬配發0.55元現金股利。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 2013.05.04 03:37 am
------------------------------
醫療+船舶雙引擎推升!鈺緯陳國森:今年營運衝新高
以醫療用高階顯示器、觸控螢幕、工業用顯示器產品為主的鈺緯科技(4153-TW),敲定5月23日掛牌上櫃,今(3)日召開上櫃前法說會,董事長陳國森 指出,今年在醫療市場首季新訂單挹注下,營收年增成長3成,創下單季新高,除了醫療市場外,公司也成功打進全球最大船舶用顯示器大廠Hatteland Display AS供應鏈,營運將衝新高,今年在醫療及船舶用市場雙引擎推升下,法人估計營收有2成以上成長,每股盈餘衝上2.5元。
鈺緯專精於醫療用顯示器產品,終端客戶多為全球醫療器材大廠,其中加護病房臨床監測用顯示器產品為全球領導醫療設備品牌廠商GE Healthcare唯一供應者,全球有20%的加護病房採用鈺緯的產品;另外,鈺緯的核磁共振病房(MRI IN-ROOM)之顯示器產品,與比利時的全球醫療顯示器龍頭Barco為全球唯二供應者,技術相當有競爭力。
陳國森強調,醫療市場門檻高,產品應用在醫療市場所佔營收比重已達2/3,全球市佔率約2%,其中開發出核磁共振病房、42吋醫療用顯示器這兩項新產品的時間甚至早於國際大廠,未來成長空間非常大,目標是要成為台灣的Barco。
陳國森指出,除了醫療市場外,為擴大營運動能,搶進鐵道、船舶等新領域,目前與日商東京特殊電線株式會社合作開發鐵道運輸專用顯示器,且船舶應用產品已打入全球最大船舶用顯示器大廠Hatteland Display AS供應鏈。
鈺緯2012年營收6.74億元,較前年的6.98億元下滑,但毛利率升至20.55%,優於前年的18.44 %;稅後淨利0.27億元,較前年小幅成長3.8%,EPS1.45元;今年首季營收1.98億元,年增30%,在醫療市場及船舶市場推升下,法人估計全 年營收將有2成以上成長,每股盈餘衝上2.5元。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3-05-03 20:20:56
--------------------------
鈺緯5月底上櫃,去年EPS 1.45元
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製造商鈺緯科技(4153)通過上櫃審議,預定5月底掛牌上櫃,目前在興櫃均價約32.17元。鈺緯獲利表現穩定,去年每股盈餘1.45元,董事會決議配發1.1元股利,其中0.55元現金股利,0.55元股票股利。
鈺緯主要產品是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顯示器,主要銷售地區為歐洲、美洲及日本,並與全球醫療設備領導品牌公司GE Healthcare、全球知名醫療顯示器品牌公司TOTOKU、歐美經銷公司Richardson及全球船舶用顯示器領導公司Hatteland等客戶 長期合作。
公司最近3年度營收、獲利穩定,2010年每股淨利約1.24元、2011年每股淨利約1.39元。2012年營收約6.75億元,億元,營業淨利約 2,896.2萬元,稅前淨利約2,943.3萬元,稅後淨利約2,740.4萬元,每股淨利約1.45元。鈺緯董事會決議配發1.1元股利,其中 0.55元現金股利,0.55元股票股利。
在產品定位方面,鈺緯表示,公司將以研發設計技術含量較高之產品為主軸,專注於醫療用、工業用及專業色彩應用等技術門檻較高、少量多樣且毛利較高的產品市 場。並且積極拓展多元應用之專業顯示器產品,如呼吸器、投射式電容多點觸控(PCAP)應用包含木工建築應用之工具機、血糖測試機、互動式廣告商用及醫療 台車等領域、船舶應用、鐵道運輸等目標市場。
其主要產品定位於ODM代工,尤其醫療用顯示器用途廣包含臨床監測、診斷、手術、擷取影像及醫療影像儲傳系統(PACS)等領域之醫療設備專用顯示器,並專注於少量多樣高彈性之藍海領域。希望藉此以提供客戶完整產品線、持續拓展客戶群,拓展未來業績。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2013-04-18 07:53:46
廣隆(1537)因鉛原料佔總成本逾8成,今年全年出貨量看增10-15%。至於全年營收的成長幅度則須視鉛價波動而定。
MoneyDJ新聞 2015-03-18 12:14:10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鉛酸蓄電池製造商廣隆(1537)因鉛原料佔總成本逾8成,營運與鉛價起伏連動,受到近期國際鉛價走跌影響,恐需認列庫存跌價損失,法人表示,廣隆今(2015)年第1季雖處淡季,但接單情況仍佳,估計單季營收可較去年同期成長,不過受鉛價走跌影響,毛利率估較上季滑落。以全年來看,法人表示,受惠北美與中東需求所帶動,加上廣隆越南德和廠新增產能也已逐步拉升,今年出貨量看增10-15%,惟營收成長幅度則須視鉛價波動而定。
廣隆為鉛酸蓄電池製造商,營收結構為不斷電系統(UPS)用電池約佔77%、汽機車啟動用電池16%、電動代步車電池5%,其他2%;以市場營收結構來看,美洲約佔26%、歐洲18%、亞洲28%、越南18%、台灣6%、其它4%。公司於越南設有濱瀝、德和兩廠,約各佔總產能4成、6成。鉛酸電池產品係以LME鉛期貨報價為基礎,逐月與客戶報價。
廣隆因鉛原料佔總成本逾8成,營運與鉛價起伏連動,而受到LME鉛價達近年低水位影響,恐將需認列庫存跌價損失,法人表示,廣隆今年第1季雖處淡季,但接單情況仍佳,估計單季營收可較去年同期成長,不過受鉛價走跌影響,毛利率估較上季滑落。
廣隆今年前2月營收達11.35億元、年增5.19%,法人估,3月因工作天期回歸常軌,單月營收可望較2月為佳。
廣隆越南德和廠於去年10月開出新增產能,約增加單月2000-3000萬元產值。法人表示,今年第2季起德和廠產能會進一步拉升,以滿足目前過多訂單的需求,屆時單月營收表現也將隨之升溫;廣隆第2季單月營收因接單量提升仍看成長,估計平均可站穩6億元左右水準,不過若鉛價持續低迷,其產品ASP恐向下修正,使單季營收季增幅可能較原先預期為小。
以接單情況來看,法人表示,今年受惠北美與中東市場需求增溫,加上德和廠新增產能為因應旺季即將來臨而逐步拉升,今年全年出貨量看增10-15%。至於全年營收的成長幅度則須視鉛價波動而定。
法人表示,廣隆首季毛利率將因鉛價走跌而下滑,不過第2季若鉛價止跌,則因其手上有低成本的鉛,毛利率將有機會回升。
法人表示,廣隆去年EPS估約8元,現金配發率料7成以上,依今(18)日盤中價102.5元估算,隱含現金殖利率約5.4%。
鉛酸蓄電池製造商廣隆(1537)因鉛原料佔總成本逾8成,營運與鉛價起伏連動,受到近期國際鉛價走跌影響,恐需認列庫存跌價損失,法人表示,廣隆今(2015)年第1季雖處淡季,但接單情況仍佳,估計單季營收可較去年同期成長,不過受鉛價走跌影響,毛利率估較上季滑落。以全年來看,法人表示,受惠北美與中東需求所帶動,加上廣隆越南德和廠新增產能也已逐步拉升,今年出貨量看增10-15%,惟營收成長幅度則須視鉛價波動而定。
廣隆為鉛酸蓄電池製造商,營收結構為不斷電系統(UPS)用電池約佔77%、汽機車啟動用電池16%、電動代步車電池5%,其他2%;以市場營收結構來看,美洲約佔26%、歐洲18%、亞洲28%、越南18%、台灣6%、其它4%。公司於越南設有濱瀝、德和兩廠,約各佔總產能4成、6成。鉛酸電池產品係以LME鉛期貨報價為基礎,逐月與客戶報價。
廣隆因鉛原料佔總成本逾8成,營運與鉛價起伏連動,而受到LME鉛價達近年低水位影響,恐將需認列庫存跌價損失,法人表示,廣隆今年第1季雖處淡季,但接單情況仍佳,估計單季營收可較去年同期成長,不過受鉛價走跌影響,毛利率估較上季滑落。
廣隆今年前2月營收達11.35億元、年增5.19%,法人估,3月因工作天期回歸常軌,單月營收可望較2月為佳。
廣隆越南德和廠於去年10月開出新增產能,約增加單月2000-3000萬元產值。法人表示,今年第2季起德和廠產能會進一步拉升,以滿足目前過多訂單的需求,屆時單月營收表現也將隨之升溫;廣隆第2季單月營收因接單量提升仍看成長,估計平均可站穩6億元左右水準,不過若鉛價持續低迷,其產品ASP恐向下修正,使單季營收季增幅可能較原先預期為小。
以接單情況來看,法人表示,今年受惠北美與中東市場需求增溫,加上德和廠新增產能為因應旺季即將來臨而逐步拉升,今年全年出貨量看增10-15%。至於全年營收的成長幅度則須視鉛價波動而定。
法人表示,廣隆首季毛利率將因鉛價走跌而下滑,不過第2季若鉛價止跌,則因其手上有低成本的鉛,毛利率將有機會回升。
法人表示,廣隆去年EPS估約8元,現金配發率料7成以上,依今(18)日盤中價102.5元估算,隱含現金殖利率約5.4%。
聯鈞光電(3450)聯鈞在業界的代工地位最為穩固,預計今年上半年聯鈞在光通訊這一塊表現都會很正面。
MoneyDJ新聞 2015-03-19 11:00:57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聯鈞光電(3450)今年第1季業績,將反應中國3家電信商補貼光纖到府,帶動全球GPON供貨吃緊情況,預計聯鈞光通訊部門今年3月營業額成長,有機會突破3億元,優於預期。聯鈞合併營收結構不只有光通訊,還有3D影像感測、電源管理IC封測的子公司上海捷敏電子、以及光纖連接設備的子公司合鈞等。今年聯鈞合併營收主要來自光通訊與IC業務,合鈞業績因客戶策略調整而下滑,而3D感測元件因全球體感遊戲機銷售轉淡,營收貢獻度下滑,因此法人推估,聯鈞今年上半年營收與獲利,不易超越去年同期水準。
而就產業環境,去年下半年光纖晶片廠Avago、三菱(Mitsubishi)等一級廠商畏懼光通訊市場淡旺季需求差異很大,同時去年第4季今年初是傳統光通訊產業淡季,晶片廠不願擴產。但是,大陸用戶第3大服務商中國電信去年推出辦手機、送光通訊固網服務的行銷模式,引起同業仿效,而造成這一波GPON供貨吃緊。
聯鈞替全球一線光纖元件廠代工,這些知名大廠掌握品質最為精良的晶片料源,是下游系統商必須搶料的供應鏈。所以,聯鈞在業界的代工地位最為穩固,預計今年上半年聯鈞在光通訊這一塊表現都會很正面。
這亦間接顯示,聯鈞受惠於日本客戶掌握了關鍵晶片優勢,今年在光通訊營收有一定成長空間。目前聯鈞自主的GPON「發射端」產能為3~6KK,接收端約1.5~3KK;因為「接收端」則有同業分享訂單,所以聯鈞接收端的產能未滿載。
據悉,三菱與Avago為解決缺料問題,今年打算進行擴產晶片,屆時整體ToCAN接收與發射端需求與供給平衡,則是下一階段法人關注的話題,預料這個時間點,最快應在第4季才會看到。
聯鈞的3D感測元件去年前3季的接單暢旺,主要是反應體感遊戲器感測需求。惟全球的新款遊戲機上市蜜月期已過,該產品線營收貢獻度一路走軟,預計今年上半年也沒不會太有起色,下半年仍要再觀察。
3D感測在電視遙控、家用電器等新應用,法人預期,應該會在下半年有新商機,這要看終端市場發布的時間。
而就產業環境,去年下半年光纖晶片廠Avago、三菱(Mitsubishi)等一級廠商畏懼光通訊市場淡旺季需求差異很大,同時去年第4季今年初是傳統光通訊產業淡季,晶片廠不願擴產。但是,大陸用戶第3大服務商中國電信去年推出辦手機、送光通訊固網服務的行銷模式,引起同業仿效,而造成這一波GPON供貨吃緊。
(一)GPON需求大於供給,客戶掌握晶片有利聯鈞:
業者指出,目前全球FTTx-GPON每個月一對模組需求為5~6KK,遠超過之前預期的3.5KK,需求大於供給。其中,需求有70%來自於中國大陸內需。聯鈞替全球一線光纖元件廠代工,這些知名大廠掌握品質最為精良的晶片料源,是下游系統商必須搶料的供應鏈。所以,聯鈞在業界的代工地位最為穩固,預計今年上半年聯鈞在光通訊這一塊表現都會很正面。
(二)光通訊樂觀至明年,惟要注意業界擴產:
國內光纖次模組廠華星光(4979)、光環(3234)跟下游中國大陸客戶互動頻繁,率先感受到電信系統商的積極態度。所以去年底就著手準備擴產,預計今年第1季中旬完成,分別有5~7成的次模組產能擴增。不過,華星光、光環新擴增的量,並不會立即全數反應出來;主要是上游雷射二極體晶片缺料,所以次模組新產能無法完全實際量產。這亦間接顯示,聯鈞受惠於日本客戶掌握了關鍵晶片優勢,今年在光通訊營收有一定成長空間。目前聯鈞自主的GPON「發射端」產能為3~6KK,接收端約1.5~3KK;因為「接收端」則有同業分享訂單,所以聯鈞接收端的產能未滿載。
據悉,三菱與Avago為解決缺料問題,今年打算進行擴產晶片,屆時整體ToCAN接收與發射端需求與供給平衡,則是下一階段法人關注的話題,預料這個時間點,最快應在第4季才會看到。
(三)3D感測元件衰退;子公司捷敏今年業績力求穩定:
聯鈞今年在光通訊前景明朗,今年上半年在GPON訂單成長。但是在3D感測元件(屬於光資訊產品線)上則表現疲弱。聯鈞的3D感測元件去年前3季的接單暢旺,主要是反應體感遊戲器感測需求。惟全球的新款遊戲機上市蜜月期已過,該產品線營收貢獻度一路走軟,預計今年上半年也沒不會太有起色,下半年仍要再觀察。
3D感測在電視遙控、家用電器等新應用,法人預期,應該會在下半年有新商機,這要看終端市場發布的時間。
光環科技(3234)上半年EPS接近1.7~2元之間,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
MoneyDJ新聞 2015-03-20 10:55:38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光環科技(3234)公布去年第4季簡式財報,毛利率27.14%,單季稅後EPS
1.1元,是公布合併報表以來的新高。光環去年下半年營收與獲利水漲船高,主要是EPON接單明顯回升,且業界EPON報價穩健,有合理利潤。展望今年,不只在EPON,在GPON領域努力很久的光環,去年已能投產GPON規格晶粒(Chip),這是公司營運的一大突破。光環除了替客戶的代工訂單外,自有晶粒量產次模組,對於未來營收穩定度有所提升,長遠來看,對毛利率的提升也有幫助。
反應在光環的第1季營收上,EPON延續去年的接單暢旺情況,客戶為了紓解GPON缺貨情況,預料挹注光環上半年的GPON成長。
法人預期,光環3月營收可望回到正常水準,應該至少與1月份營收水準相當。第2季進入亞洲市場光通訊、中國光纖鋪設的旺季,光環第2季營收可望創新高。
目前國內上游磊晶片以聯亞光電(3081)供貨最大,其他如砷化鎵的PA上游全新(2455)也投入供貨光通訊客戶。華星光(4979)、光環有這些磊晶片廠支持,投入自己的晶粒。
而光環也在近一季裡開始出貨GPON晶粒,並使用在部份的模組產品上,營收的掌握度更好。目前業界對於GPON需求強,預計缺貨情況會延續到下半年,明(2016)年景氣透明度也不錯,法人預期,只要自製晶粒比例增加、外購比例相對減少,光環今年營運成長將十分明顯。法人預計,上半年EPS接近1.7~2元之間,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
(一)替客戶代工GPON接收端,業績成長:
因為光纖網路速度提升加快,光環積極從EPON增加GPON產品線;並且去年成為某客戶GPON接收端次模組代工廠。因客戶對於自己產品的要求,其晶粒要採用該客戶原料。近一季以來,GPON市場持續缺貨,法人預計,今年上半年光環的代工訂單成長的機率很高,也是上半年營運成長的動力。反應在光環的第1季營收上,EPON延續去年的接單暢旺情況,客戶為了紓解GPON缺貨情況,預料挹注光環上半年的GPON成長。
法人預期,光環3月營收可望回到正常水準,應該至少與1月份營收水準相當。第2季進入亞洲市場光通訊、中國光纖鋪設的旺季,光環第2季營收可望創新高。
(二)光環採自有GPON晶粒,提升競爭力:
光纖次模組、光收發模組上游的磊晶片(Epi)、晶粒(Chip)是目前光通訊業者營收能否再成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GPON晶片、晶粒穩定度、供貨量最高的是國際廠Avago、三菱(Mitsubishi)等公司;外商掐住了關鍵零組件地位。所以,華星光之前能自行掌握晶粒,營收衝得比較快。目前國內上游磊晶片以聯亞光電(3081)供貨最大,其他如砷化鎵的PA上游全新(2455)也投入供貨光通訊客戶。華星光(4979)、光環有這些磊晶片廠支持,投入自己的晶粒。
而光環也在近一季裡開始出貨GPON晶粒,並使用在部份的模組產品上,營收的掌握度更好。目前業界對於GPON需求強,預計缺貨情況會延續到下半年,明(2016)年景氣透明度也不錯,法人預期,只要自製晶粒比例增加、外購比例相對減少,光環今年營運成長將十分明顯。法人預計,上半年EPS接近1.7~2元之間,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
(三)業界EPON報價穩健,營收與毛利率持穩:
光環去年GPON業績有2成,EPON則占8成。就光環原有EPON市場來看,去年底一對EPON元件報價2.3~2.7美元,價格已止穩並略微回升,這也是2104年光環毛利率回穩的因素之一。光環去年毛利率最低是在當年的第1季、有21%,第2季至第4季都在這水準之上。第4季單季毛利率已有27%,已接近歷史高峰。華星光(4979)4月營收應可望回穩,第2季營收可望再較第1季成長
MoneyDJ新聞 2015-04-08 10:16:48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華星光(4979)尚未公告3月營收,據悉單月營收不容易較今年1月營收數字為高,主要是上游磊晶片(Epi)料源上的瓶頸,預計4月份就可以克服。華星光昨(7)日的法人說明會中,董事長龔行憲(圖中)、總經理倪慎如(圖右)皆表示,今年FTTx-GPON的市況好,而且深信華星光因為擁有豐富的晶粒(Chip)製造經驗與技術,在今年的光通訊產業發展中,可望獲得不錯的市占率。
除了上游高投資的磊晶片,龔行憲表示,華星光從晶粒、To-CAN次模組、ROSA、光收發模組等,華星光是上、下游一貫廠,所以服務客戶的能力佳。倪慎如則回應指出,日本三菱(Mitsubishi)、美國的Avago等光學通訊廠商,去年迄今沒有在部分規格晶粒上作擴廠;華星光是目前全球的光通訊領域中擴廠最積極的廠商,將能掌握到FTTx的商機。
對於今年光收發模組的營運比重,華星光表示,今年會投入10G與40G的新產品線、該產品線的毛利率較好。下半年光收發模組產品線,並不會拖累毛利率,有可望形成一定的助力。
華星光指出,在磊晶片問題解決之後,4月營收應可望回穩,第2季營收可望再較第1季成長,也就是有機會再創單季新高。
針對近期關心的缺水議題,華星光也說,光通訊對水的需求不像半導體公司來得大,一天需求60~70噸水。若是桃園廠假日受到限水規範,目前其水塔可以蓄水,若要外叫水車,一台35噸水車的市場行情價為新台幣3.5萬元,一周2台約費用7萬元,對費用不會形成負擔。
倪慎如說,未來對中國大陸GPON的市占率,也會以過去該公司在EPON的5成市占率為目標,積極擴增有高速傳輸需求FTTx市場。據悉,華星光目前GPON月產能是800K,今年提高目標是月產能1~1.2KK。
MoneyDJ新聞 2015-04-08 09:22:3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光通訊元件廠華星光(4979)昨(7)日參加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公司董事長龔行憲看好今年光通訊市場需求,強調今年營運表現一定會比去年好。華星光指出,目前GPON訂單能見度可看到6月初,部分一線廠訂單更已看到年底,今年將致力提升GPON市占率,長期目標則是成為全球光通訊零組件頂尖供應商。
華星光進一步指出,受惠中國大陸積極布建固網網路,帶動GPON需求大增,去年營收占比已接近兩成,今年第一季更攀升至近三成,目前市場GPON缺貨聲浪仍大;另外,EPON也仍在成長,雖然GPON出貨量仍低於EPON,不過,由於GPON單價較高,因此就營收挹注而言,兩者已相當接近。
在產能方面,華星光財務長許天培表示,今年資本支出與往年相近、約2億多元,後續將擴充晶粒月產能,預估GPON上游晶粒DFD月產能將由目前的80萬顆,擴增至100萬至120萬顆。
MoneyDJ新聞 2015-03-20 10:55:38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光環科技(3234)公布去年第4季簡式財報,毛利率27.14%,單季稅後EPS
1.1元,是公布合併報表以來的新高。光環去年下半年營收與獲利水漲船高,主要是EPON接單明顯回升,且業界EPON報價穩健,有合理利潤。展望今年,不只在EPON,在GPON領域努力很久的光環,去年已能投產GPON規格晶粒(Chip),這是公司營運的一大突破。光環除了替客戶的代工訂單外,自有晶粒量產次模組,對於未來營收穩定度有所提升,長遠來看,對毛利率的提升也有幫助。
反應在光環的第1季營收上,EPON延續去年的接單暢旺情況,客戶為了紓解GPON缺貨情況,預料挹注光環上半年的GPON成長。
法人預期,光環3月營收可望回到正常水準,應該至少與1月份營收水準相當。第2季進入亞洲市場光通訊、中國光纖鋪設的旺季,光環第2季營收可望創新高。
目前國內上游磊晶片以聯亞光電(3081)供貨最大,其他如砷化鎵的PA上游全新(2455)也投入供貨光通訊客戶。華星光(4979)、光環有這些磊晶片廠支持,投入自己的晶粒。
而光環也在近一季裡開始出貨GPON晶粒,並使用在部份的模組產品上,營收的掌握度更好。目前業界對於GPON需求強,預計缺貨情況會延續到下半年,明(2016)年景氣透明度也不錯,法人預期,只要自製晶粒比例增加、外購比例相對減少,光環今年營運成長將十分明顯。法人預計,上半年EPS接近1.7~2元之間,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
除了上游高投資的磊晶片,龔行憲表示,華星光從晶粒、To-CAN次模組、ROSA、光收發模組等,華星光是上、下游一貫廠,所以服務客戶的能力佳。倪慎如則回應指出,日本三菱(Mitsubishi)、美國的Avago等光學通訊廠商,去年迄今沒有在部分規格晶粒上作擴廠;華星光是目前全球的光通訊領域中擴廠最積極的廠商,將能掌握到FTTx的商機。
(一)GPON缺貨情形,Q3之前不會改善:
據月前通路指出,GPON次模組與上游磊晶片都有缺貨現象。對此,倪慎如則表示,目前看來第3季之前都應該供不應求。至於中國大陸網通設備廠華為(Huawei)今年是否會重啟標案?倪慎如則回應法人提問時表示,以目前供需關係來看,今年沒有系統廠商會以標案模式來下訂單。(二)華星光Q1毛利率穩,Q2業績具創高潛力:
華星光的3月營收應沒有之前外界預期的創新高表現,但是整季營收仍有9.1億元以上表現,算是單季營收的新高。因為產品組合關係,GPON、EPON分別占營收比重有3成,光收發模組只占營收比重在15%以內,華星光表示,第1季毛利率大約18.5~19%,大致跟前一季相當。法人表示,只要所得稅率平穩,第1季每股盈餘站穩1.2元無太大問題。對於今年光收發模組的營運比重,華星光表示,今年會投入10G與40G的新產品線、該產品線的毛利率較好。下半年光收發模組產品線,並不會拖累毛利率,有可望形成一定的助力。
華星光指出,在磊晶片問題解決之後,4月營收應可望回穩,第2季營收可望再較第1季成長,也就是有機會再創單季新高。
針對近期關心的缺水議題,華星光也說,光通訊對水的需求不像半導體公司來得大,一天需求60~70噸水。若是桃園廠假日受到限水規範,目前其水塔可以蓄水,若要外叫水車,一台35噸水車的市場行情價為新台幣3.5萬元,一周2台約費用7萬元,對費用不會形成負擔。
倪慎如說,未來對中國大陸GPON的市占率,也會以過去該公司在EPON的5成市占率為目標,積極擴增有高速傳輸需求FTTx市場。據悉,華星光目前GPON月產能是800K,今年提高目標是月產能1~1.2KK。
MoneyDJ新聞 2015-04-08 09:22:3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光通訊元件廠華星光(4979)昨(7)日參加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公司董事長龔行憲看好今年光通訊市場需求,強調今年營運表現一定會比去年好。華星光指出,目前GPON訂單能見度可看到6月初,部分一線廠訂單更已看到年底,今年將致力提升GPON市占率,長期目標則是成為全球光通訊零組件頂尖供應商。
華星光進一步指出,受惠中國大陸積極布建固網網路,帶動GPON需求大增,去年營收占比已接近兩成,今年第一季更攀升至近三成,目前市場GPON缺貨聲浪仍大;另外,EPON也仍在成長,雖然GPON出貨量仍低於EPON,不過,由於GPON單價較高,因此就營收挹注而言,兩者已相當接近。
在產能方面,華星光財務長許天培表示,今年資本支出與往年相近、約2億多元,後續將擴充晶粒月產能,預估GPON上游晶粒DFD月產能將由目前的80萬顆,擴增至100萬至120萬顆。
MoneyDJ新聞 2015-03-20 10:55:38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一)替客戶代工GPON接收端,業績成長:
因為光纖網路速度提升加快,光環積極從EPON增加GPON產品線;並且去年成為某客戶GPON接收端次模組代工廠。因客戶對於自己產品的要求,其晶粒要採用該客戶原料。近一季以來,GPON市場持續缺貨,法人預計,今年上半年光環的代工訂單成長的機率很高,也是上半年營運成長的動力。反應在光環的第1季營收上,EPON延續去年的接單暢旺情況,客戶為了紓解GPON缺貨情況,預料挹注光環上半年的GPON成長。
法人預期,光環3月營收可望回到正常水準,應該至少與1月份營收水準相當。第2季進入亞洲市場光通訊、中國光纖鋪設的旺季,光環第2季營收可望創新高。
(二)光環採自有GPON晶粒,提升競爭力:
光纖次模組、光收發模組上游的磊晶片(Epi)、晶粒(Chip)是目前光通訊業者營收能否再成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GPON晶片、晶粒穩定度、供貨量最高的是國際廠Avago、三菱(Mitsubishi)等公司;外商掐住了關鍵零組件地位。所以,華星光之前能自行掌握晶粒,營收衝得比較快。目前國內上游磊晶片以聯亞光電(3081)供貨最大,其他如砷化鎵的PA上游全新(2455)也投入供貨光通訊客戶。華星光(4979)、光環有這些磊晶片廠支持,投入自己的晶粒。
而光環也在近一季裡開始出貨GPON晶粒,並使用在部份的模組產品上,營收的掌握度更好。目前業界對於GPON需求強,預計缺貨情況會延續到下半年,明(2016)年景氣透明度也不錯,法人預期,只要自製晶粒比例增加、外購比例相對減少,光環今年營運成長將十分明顯。法人預計,上半年EPS接近1.7~2元之間,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
(三)業界EPON報價穩健,營收與毛利率持穩:
光環去年GPON業績有2成,EPON則占8成。就光環原有EPON市場來看,去年底一對EPON元件報價2.3~2.7美元,價格已止穩並略微回升,這也是2104年光環毛利率回穩的因素之一。光環去年毛利率最低是在當年的第1季、有21%,第2季至第4季都在這水準之上。第4季單季毛利率已有27%,已接近歷史高峰。電感奇力新(2456)3月增26%、年增率達27%,主因4G LTE智慧手機需求佳,而展望第2季,4、5月的訂單仍好,4億元已成常態。全年EPS估將從4元起跳
MoneyDJ新聞 2015-04-08 09:35:26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被動元件電感廠商奇力新(2456)3月在工作天期恢復正常後,單月營收重回4億元大關,達4.13億元,月增26%、年增率更達27%,改寫單月營收次高紀錄,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第1季營收高達11.64億元,年增29%,淡季中逆勢改寫歷史新高紀錄,並大幅優於法人圈預期。奇力新表示,第1季營收創高,主因4G
LTE智慧手機需求佳,而展望第2季,4、5月的訂單仍好,雖第2季是否創高待觀察,但一定優於去年同期水準。法人則估,奇力新第2季營收有機會維持11億元左右的高檔水準,年增約2成。
奇力新今年1月營收一口氣飆達4.25億元,2月在農曆長假干擾下,單月營收降至3.27億元,但與過往相比,仍是歷年農曆年期間的最佳成績,而3月在工作天期恢復後,單月營收立刻站回4億,4億元已成常態。
奇力新解釋,近來公司營運持續成長,主因公司的高效率微型一體成壓電感(Mini molding choke)以及高頻微型0201電感,正好符合4G LTE智慧手機的需求,而公司產品已打入各品牌手機大廠供應鏈,加上新產能、新設備持續到位,挹注營運持續走高。
據了解,奇力新目前的訂單能見度已到5月,預料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月營收均可以維持2成的成長動力道,而6月因有季底結算因素,單月客戶拉貨力道,以及營收表現尚需觀察。
法人則估,奇力新4、5月營收應可以穩站4億元大關以上,以此估算,第2季營收亦可達11億元左右水準,與第1季相差不遠。
法人並估,奇力新今年第1季營收達11.64億元,單季雖台幣微幅升值,但在營收規模放大下,單季毛利率有機會往24%邁進,單季EPS有機會往0.9元靠攏,獲利與營收一同挑戰新高。
而展望全年,法人預期,今年驅動奇力新營運成長的,仍將是該公司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以及高頻微型0201電感,由於奇力新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月產能1億顆,良率約7、8成,今年第2季還將擴產50%;而0201高頻電感月產4億顆,也規劃擴產50%,將使公司營運持續向上。
法人並估,奇力新上述2項產品的營收貢獻度目前約1億元,而擴產後,營收貢獻度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至1.5億元,預料將推升奇力新下半年單月營收往4.5億元邁進。
法人原估,奇力新在智慧手機市場需求強勁,且新產能持續到位下,全年營收將成長10~15%,然在第1季營運表現強勁,大幅優於預期下,法人上調奇力新今年營收至成長15~20%,且毛利率有機會攀升,全年EPS估將從4元起跳,優於原估的3.5元水準。
奇力新今年1月營收一口氣飆達4.25億元,2月在農曆長假干擾下,單月營收降至3.27億元,但與過往相比,仍是歷年農曆年期間的最佳成績,而3月在工作天期恢復後,單月營收立刻站回4億,4億元已成常態。
奇力新解釋,近來公司營運持續成長,主因公司的高效率微型一體成壓電感(Mini molding choke)以及高頻微型0201電感,正好符合4G LTE智慧手機的需求,而公司產品已打入各品牌手機大廠供應鏈,加上新產能、新設備持續到位,挹注營運持續走高。
據了解,奇力新目前的訂單能見度已到5月,預料與去年同期相比,單月營收均可以維持2成的成長動力道,而6月因有季底結算因素,單月客戶拉貨力道,以及營收表現尚需觀察。
法人則估,奇力新4、5月營收應可以穩站4億元大關以上,以此估算,第2季營收亦可達11億元左右水準,與第1季相差不遠。
法人並估,奇力新今年第1季營收達11.64億元,單季雖台幣微幅升值,但在營收規模放大下,單季毛利率有機會往24%邁進,單季EPS有機會往0.9元靠攏,獲利與營收一同挑戰新高。
而展望全年,法人預期,今年驅動奇力新營運成長的,仍將是該公司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以及高頻微型0201電感,由於奇力新微型一體成型扼流器月產能1億顆,良率約7、8成,今年第2季還將擴產50%;而0201高頻電感月產4億顆,也規劃擴產50%,將使公司營運持續向上。
法人並估,奇力新上述2項產品的營收貢獻度目前約1億元,而擴產後,營收貢獻度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至1.5億元,預料將推升奇力新下半年單月營收往4.5億元邁進。
法人原估,奇力新在智慧手機市場需求強勁,且新產能持續到位下,全年營收將成長10~15%,然在第1季營運表現強勁,大幅優於預期下,法人上調奇力新今年營收至成長15~20%,且毛利率有機會攀升,全年EPS估將從4元起跳,優於原估的3.5元水準。
怡利電(2497)4月營收將回升,並在第2季、第3季逐季成長。今年EPS有機會站上5元大關。
MoneyDJ新聞 2015-04-08 18:12:58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車載影音主機廠商怡利電(2497)今(8)日展示全新科技產品Smart
HUD車聯網抬頭顯示器,搶攻汽車電子高端市場。怡利電表示,該產品去年12月推出以來,已售出1萬台,而今年在兩岸將與車廠、通路積極合作,目標全年銷售12萬台,與另一項新產品-胎壓偵測器(TPMS)合計可佔營收比重1成。
怡利電參與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台灣國際電動車展、台灣國際機車零配件展、以及新增的台灣國際改裝車暨車身美容保養展,五合一聯展,在今天展示全新Smart HUD產品,並由公司總經理暨首席設計師陳錫勳親自介紹產品,賽車女神安小蕎亦現身為產品站台。
而該展自今日起到11日(本周六)在南港展覽館和世貿一館盛大展出。
陳錫勳表示,Smart HUD車聯網抬頭顯示器,以科技、安全為主軸,領先業界獨創唯一,該產品可串聯智慧手機科技、多功能獨家整合怡利APP、行車記錄、倒車顯影、車道偏移系統和衛星導航、集多元娛樂於一身,要讓開車族在開車環境中能有絕佳的行車功能展現,保護車主與家人的安全。
陳錫勳說,Smart HUD具萬用基座,形成半透明漂浮顯示器,以頂級車特有的單一旋扭方式進行操控,並具有喇叭和內建麥克風,在2014年Taipei Computex已獲Best Choice Award獎項,並在五合一汽機車展覽會再獲創新產品獎殊榮。
怡利電內部並統計,該產品去年12月推出以來,全球售出1萬台,而公司今年以全年銷售12萬台為目標,並期待新產品TPMS加Smart HUD能佔今年營收比重10%。
怡利電今年前3月營收8.67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8.95%,公司表示,在工作天期,與OEM車廠專案訂回穩下,4月營收將回升,並在第2季、第3季逐季成長。
怡利電去年合併營收35.9億元,年增9.22%,全年EPS 4.51元,則大幅優於前年的3.01元,並優於法人圈預期的4元水準。怡利電表示,今年在OEM車廠客戶訂單持續維持兩位數成長,且新產品加入貢獻營運下,今年營運可以維持成長。
法人則估,怡利電來自OEM客戶訂單佔公司營收仍達9成多,為今年主要的成長動能,新產品的加入則為另一股驅動成長因子,惟今年貢獻度不算高,估TPMS加上Smart HUD今年對怡利電的營收貢獻度將約為5億元。
法人並估,怡利電今年營收將上看42億元,較去年成長15%,今年EPS有機會站上5元大關。
怡利電總經理陳錫勳(左)與賽車女神安小蕎(右)。 攝影/林詩茵 |
怡利電參與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台灣國際電動車展、台灣國際機車零配件展、以及新增的台灣國際改裝車暨車身美容保養展,五合一聯展,在今天展示全新Smart HUD產品,並由公司總經理暨首席設計師陳錫勳親自介紹產品,賽車女神安小蕎亦現身為產品站台。
而該展自今日起到11日(本周六)在南港展覽館和世貿一館盛大展出。
陳錫勳表示,Smart HUD車聯網抬頭顯示器,以科技、安全為主軸,領先業界獨創唯一,該產品可串聯智慧手機科技、多功能獨家整合怡利APP、行車記錄、倒車顯影、車道偏移系統和衛星導航、集多元娛樂於一身,要讓開車族在開車環境中能有絕佳的行車功能展現,保護車主與家人的安全。
陳錫勳說,Smart HUD具萬用基座,形成半透明漂浮顯示器,以頂級車特有的單一旋扭方式進行操控,並具有喇叭和內建麥克風,在2014年Taipei Computex已獲Best Choice Award獎項,並在五合一汽機車展覽會再獲創新產品獎殊榮。
怡利電內部並統計,該產品去年12月推出以來,全球售出1萬台,而公司今年以全年銷售12萬台為目標,並期待新產品TPMS加Smart HUD能佔今年營收比重10%。
怡利電今年前3月營收8.67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8.95%,公司表示,在工作天期,與OEM車廠專案訂回穩下,4月營收將回升,並在第2季、第3季逐季成長。
怡利電去年合併營收35.9億元,年增9.22%,全年EPS 4.51元,則大幅優於前年的3.01元,並優於法人圈預期的4元水準。怡利電表示,今年在OEM車廠客戶訂單持續維持兩位數成長,且新產品加入貢獻營運下,今年營運可以維持成長。
法人則估,怡利電來自OEM客戶訂單佔公司營收仍達9成多,為今年主要的成長動能,新產品的加入則為另一股驅動成長因子,惟今年貢獻度不算高,估TPMS加上Smart HUD今年對怡利電的營收貢獻度將約為5億元。
法人並估,怡利電今年營收將上看42億元,較去年成長15%,今年EPS有機會站上5元大關。
聰泰科技3月營收1.22億元年增230.78%
聰泰科技3月營收1.22億元年增230.78% 1—
3月達2.85億元
2015/04/10 17:12 鉅亨網 新聞中心
鉅亨網新聞中心
聰泰科技 (5474) 2015年 3月營收資料(單位:千元)
2015/04/10 17:12 鉅亨網 新聞中心
聰泰科技 (5474) 2015年 3月營收資料(單位:千元)
項目 | 3月營收 | 1—3月營收 |
本年度 | 121,877 | 285,170 |
去年同期 | 36,845 | 136,382 |
增減金額 | 85,032 | 148,788 |
增減(%) | 230.78 | 109.10 |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陸幹細胞商機千億, 宣捷、F-太景、鑫品跑第一
《各報要聞》陸幹細胞商機千億,
宣捷、F-太景、鑫品跑第一
2015/04/07 07:38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中國大陸千億人民幣幹細胞產業商機誘人,《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將出爐下,近期大陸幹細胞類股強漲,而宣捷、F-太景 (4157) 、鑫品
(4170) 也因率先搶進佈局,有機會分食大餅。
宣捷總經理宣昶有表示,該公司繼2014年年底取得大陸「外商幹細胞組織庫儲存執照」,成為首家台灣和外商在大陸幹細胞儲存公司後,今年預計斥資3億人民幣分別在瀋陽、北京 、上海建置儲存庫,其中,瀋陽和上海預計今年可完成並營業,北京則希望年底建置完成。
由科技大老宣明智投資的宣捷集團,近年積極在兩岸佈局幹細胞事業。宣昶有說,宣捷已擁有華人最大的商業幹細胞庫,儲存的幹細胞除應用於抗衰老外,最大的目的是要投入疾病治療領域。
太景將與中國血液醫學重鎮,位於天津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合作,將針對血癌病人展開以化療增敏為適應癥的二期臨床試驗。
目前太景已和神隆簽署合作協議,將委由神隆常熟廠生產原料藥,法人估計,布利沙福潛在商機約數十億美元。
至於以成人免疫細胞儲存為主的鑫品,則與中國大陸上市公司冠昊生技簽訂免疫細胞儲存技術授權合約,鑫品已於今年1月8日公告收取第二期款項600萬人民幣,該技術授權款項並已依合約全數收足。
備受關注的大陸幹細胞產業,日前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藥監總局制定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並於近期開始公開徵求意見,此舉將有助於幹細胞藥物審批加速,讓幹細胞臨床研究與應用將更加活躍下,包括投入幹細胞領域的中源協和(幹細胞庫、兩款幹細胞藥物、多個治療臨床技術)、國際醫學(漢氏聯合擁有胎盤相關幹細胞庫、臨床治療技術)、冠昊生物(與北大合作多個幹細胞研發項目)股價也備受矚目。
根據visiongain提供的市場調研資料,預計到2016年,大陸幹細胞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千億人民幣。(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2015/04/07 07:38 時報資訊
宣捷總經理宣昶有表示,該公司繼2014年年底取得大陸「外商幹細胞組織庫儲存執照」,成為首家台灣和外商在大陸幹細胞儲存公司後,今年預計斥資3億人民幣分別在瀋陽、北京 、上海建置儲存庫,其中,瀋陽和上海預計今年可完成並營業,北京則希望年底建置完成。
由科技大老宣明智投資的宣捷集團,近年積極在兩岸佈局幹細胞事業。宣昶有說,宣捷已擁有華人最大的商業幹細胞庫,儲存的幹細胞除應用於抗衰老外,最大的目的是要投入疾病治療領域。
太景將與中國血液醫學重鎮,位於天津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合作,將針對血癌病人展開以化療增敏為適應癥的二期臨床試驗。
目前太景已和神隆簽署合作協議,將委由神隆常熟廠生產原料藥,法人估計,布利沙福潛在商機約數十億美元。
至於以成人免疫細胞儲存為主的鑫品,則與中國大陸上市公司冠昊生技簽訂免疫細胞儲存技術授權合約,鑫品已於今年1月8日公告收取第二期款項600萬人民幣,該技術授權款項並已依合約全數收足。
備受關注的大陸幹細胞產業,日前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藥監總局制定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並於近期開始公開徵求意見,此舉將有助於幹細胞藥物審批加速,讓幹細胞臨床研究與應用將更加活躍下,包括投入幹細胞領域的中源協和(幹細胞庫、兩款幹細胞藥物、多個治療臨床技術)、國際醫學(漢氏聯合擁有胎盤相關幹細胞庫、臨床治療技術)、冠昊生物(與北大合作多個幹細胞研發項目)股價也備受矚目。
根據visiongain提供的市場調研資料,預計到2016年,大陸幹細胞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千億人民幣。(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股利9元以上有鼎翰 (3611) 、崑鼎 (6803) 、伸興 (1558) ,8元以上包括王品 (2727) 、中碳 (1723) 、富邦媒 (8454) 、F-昂寶 (4947) 、東碩 (3272) 及新麥 (1580) ,配發現金股利8.09~8.5元。伺服器IC廠信驊 (5274)
高股息出列,股東賺飽飽
2015/04/06 09:45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台股近期波動加劇,但銀行定存又相當微利,可以給股東高配息的公司吸引買盤青睞,去年高EPS公司精華 (1565) 、漢微科 (3658)
,配發現金股利高達23.85元及22元。
另外,華碩 (2357) 、碩禾 (3691) 等7檔,現金股利也高達17~10元,相當吸睛。
股王大立光 (3008) 去年EPS高達144.91元,現金股利待本月底敲定,已有外資預估其現金股利上看60元,坐穩台股配息最高額的公司。
其餘現金股利9元以上有鼎翰 (3611) 、崑鼎 (6803) 、伸興 (1558) ,8元以上包括王品 (2727) 、中碳 (1723) 、富邦媒 (8454) 、F-昂寶 (4947) 、東碩 (3272) 及新麥 (1580) ,配發現金股利8.09~8.5元。伺服器IC廠信驊 (5274) ,配發7元現金股利。
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表示,高現金股利多伴隨著去年高EPS,也是助長台股指數的高價股,尤其今年可扣抵稅率減半,政府也鼓勵發放高額現金股利,配發金流將為台股注資龐大金額。
留意到表中高現金股利公司,漢微科、數字、碩禾、和泰車、鼎翰、旭隼、瓦城、崑鼎、伸興、新麥、F-昂寶,都是營收、獲利、每股盈餘較去年成長的公司,並且配發高額現金股利,代表公司正處高度成長期,不愁投資準備金不足。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台灣電子產業興盛,並都加大擴充產能或是前往中國大陸、越南、印尼等境外設廠,投資額年年加大使得股本也愈膨脹,使得投資人或是法人更偏愛高現金股利公司,加上銀行利率偏低,高現金股利公司亦有定存概念,深獲喜愛,留意配發高現金股利,營運面也較去年成長,今年持續樂觀的公司,不僅將形成推升股價的多方動能,也可望在明年再度配出高現金股利。(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吳姿瑩╱台北報導)
2015/04/06 09:45 時報資訊
另外,華碩 (2357) 、碩禾 (3691) 等7檔,現金股利也高達17~10元,相當吸睛。
股王大立光 (3008) 去年EPS高達144.91元,現金股利待本月底敲定,已有外資預估其現金股利上看60元,坐穩台股配息最高額的公司。
其餘現金股利9元以上有鼎翰 (3611) 、崑鼎 (6803) 、伸興 (1558) ,8元以上包括王品 (2727) 、中碳 (1723) 、富邦媒 (8454) 、F-昂寶 (4947) 、東碩 (3272) 及新麥 (1580) ,配發現金股利8.09~8.5元。伺服器IC廠信驊 (5274) ,配發7元現金股利。
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表示,高現金股利多伴隨著去年高EPS,也是助長台股指數的高價股,尤其今年可扣抵稅率減半,政府也鼓勵發放高額現金股利,配發金流將為台股注資龐大金額。
留意到表中高現金股利公司,漢微科、數字、碩禾、和泰車、鼎翰、旭隼、瓦城、崑鼎、伸興、新麥、F-昂寶,都是營收、獲利、每股盈餘較去年成長的公司,並且配發高額現金股利,代表公司正處高度成長期,不愁投資準備金不足。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台灣電子產業興盛,並都加大擴充產能或是前往中國大陸、越南、印尼等境外設廠,投資額年年加大使得股本也愈膨脹,使得投資人或是法人更偏愛高現金股利公司,加上銀行利率偏低,高現金股利公司亦有定存概念,深獲喜愛,留意配發高現金股利,營運面也較去年成長,今年持續樂觀的公司,不僅將形成推升股價的多方動能,也可望在明年再度配出高現金股利。(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吳姿瑩╱台北報導)
華美(6107)結盟陸手機廠、發表Booster PA,行動支付再下一城
《電子零件》華美結盟陸手機廠、發表Booster
PA,行動支付再下一城
2015/03/28 10:15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由電源供應器起家的華美電子 (6107)
自2012年開始進行營運及組織轉型,去年靠著嵌入近場無線通訊(NFC)功能的記憶卡,打進大陸銀聯等行動支付市場,營收及獲利同創歷史新高,每股淨利4.21元。華美昨日發表無線射頻功率放大器(Booster
PA)元件,並與大陸手機廠合作搶進主動式行動支付市場,預估下半年可貢獻營收。
華美董事長楊名衡表示,華美過去幾年都在進行組織調整,去年與大陸普天集團等合作,轉型投入記憶卡市場,並推出嵌入NFC功能的行動支付MicroSD記憶卡,打入大陸行動支付市場,所以去年營收及獲利均大幅改善。楊名衡說,今年營運動能仍然強勁,針對大陸行動支付打造的關鍵元件Booster PA開始與手機廠進行設計案,下半年可貢獻營收,今年營運不看淡。
華美去年營收64.63億元,年增130.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49億元,較前年飆升7.3倍,每股淨利4.21元。華美董事會決議今年配發2.5元股利,包括1.5元現金股利及1元股票股利。
華美昨日宣布針對行動支付推出關鍵元件Booster PA,可將不具訊號發射能力的安全晶片進行功率放大,再透過內建天線將13.56MHz射頻發射至讀卡機,創造出與蘋果Apple Pay相同商業模式的主動式(active mode)行動支付架構。所以,大陸Android平台手機廠可採華美的解決方案,將行動支付直接嵌入手機主機板中,提供類似ApplePay的安全行動支付功能。
楊名衡表示,檢視Apple Pay的硬體架構,其關鍵元件包含了NFC及安全(SE)晶片、Booster PA、天線等,藉由此三者環環相扣,才能形成所謂的主動模式架構。然而其中供應最受限的元件就是BoosterPA,華美經多年研發推出新一代Booster PA晶片,可與自行研發的2D天線、SE晶片等整合成完整方案,解決手機廠跨進行動支付市場的技術門檻。
大陸今年開始積極推動行動支付,並且要求手機廠最好直接採用大陸當地業者生產的SE晶片。楊名衡表示,華美的Booster PA已與復旦微、華大等合作,推出整合型模組,且具美國及中國專利,行動設備製造商將可在華美的協助下,加速發展出可與Apple Pay比擬的行動支付服務功能,搶占海內外龐大商機。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2015/03/28 10:15 時報資訊
華美董事長楊名衡表示,華美過去幾年都在進行組織調整,去年與大陸普天集團等合作,轉型投入記憶卡市場,並推出嵌入NFC功能的行動支付MicroSD記憶卡,打入大陸行動支付市場,所以去年營收及獲利均大幅改善。楊名衡說,今年營運動能仍然強勁,針對大陸行動支付打造的關鍵元件Booster PA開始與手機廠進行設計案,下半年可貢獻營收,今年營運不看淡。
華美去年營收64.63億元,年增130.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49億元,較前年飆升7.3倍,每股淨利4.21元。華美董事會決議今年配發2.5元股利,包括1.5元現金股利及1元股票股利。
華美昨日宣布針對行動支付推出關鍵元件Booster PA,可將不具訊號發射能力的安全晶片進行功率放大,再透過內建天線將13.56MHz射頻發射至讀卡機,創造出與蘋果Apple Pay相同商業模式的主動式(active mode)行動支付架構。所以,大陸Android平台手機廠可採華美的解決方案,將行動支付直接嵌入手機主機板中,提供類似ApplePay的安全行動支付功能。
楊名衡表示,檢視Apple Pay的硬體架構,其關鍵元件包含了NFC及安全(SE)晶片、Booster PA、天線等,藉由此三者環環相扣,才能形成所謂的主動模式架構。然而其中供應最受限的元件就是BoosterPA,華美經多年研發推出新一代Booster PA晶片,可與自行研發的2D天線、SE晶片等整合成完整方案,解決手機廠跨進行動支付市場的技術門檻。
大陸今年開始積極推動行動支付,並且要求手機廠最好直接採用大陸當地業者生產的SE晶片。楊名衡表示,華美的Booster PA已與復旦微、華大等合作,推出整合型模組,且具美國及中國專利,行動設備製造商將可在華美的協助下,加速發展出可與Apple Pay比擬的行動支付服務功能,搶占海內外龐大商機。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貿聯(3665)Type-C與車用電子雙引擎,同時,醫療、軌道、工業4.0方面的產品,也在市場嶄露頭角。全年營收至少能有10%成長,毛利率冀維持在27%水準。
MoneyDJ新聞 2015-05-21 15:31:4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豪華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 Motors)預估,未來5-10年內鋰電池有望快速發展,而車用電池的需求也將逐漸增溫。
韓國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特斯拉科技長兼共同創辦人JB Straubel 20日在2015年首爾數位論壇上表示,展望2020年,全球應該會有大約100萬輛電動車上路,所使用的能源儲存總量約達70 GWh。
Straubel強調,雖然全球每年生產約1億輛新車,因此100萬輛電動車只是個小數字,但70 GWh相對於當今的電池消耗量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
Straubel預期,市場對高儲量車用電池的需求將會明顯增加,為目前主要專注於筆記型電腦、手機的電池產業帶來新的研發方向。
特斯拉才在最近宣布跨入電池事業。德國汽車碳纖維生產商西格里集團(SGL Carbon SE)在投資人期待該公司可望因此受惠的激勵下,股價波段高。
彭博社4日報導,Bankhaus Lampe分析師Marc Gabriel 5月4日在接受電話專訪時指出,SGL主要是為日立(Hitachi Ltd.)、Panasonic Corp.這些日本電子大廠供應石墨陽極(graphite anodes)材料,而日立、Panasonic則會將電池元件賣給特斯拉。Gabriel說,SGL是少數幾家能因電池需求增溫而受惠的德國業者。根據報導,SGL發言人已確認,該公司的確是日立、Panasonic的石墨陽極材料供應商。
Yahoo Finance報價顯示,SGL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5月18日攀升至15.99歐元,創4月16日以來收盤新高。
MoneyDJ新聞 2015-05-20 16:41:4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F-貿聯(3665)20日參與證交所業績說明會,亞太區總經理蔡耀禎表示,今年營運的三大亮點來自電能應用、汽車電子及全系列USB Type C產品,期許營運能夠逐季上揚,全年營收兩位數成長。
F-貿聯第一季各項產品比重中,資訊占比46%、車用31%、醫療9%、工業電腦略回升至7%;相對弱勢的則是消費電子降至1%、太陽能也減至最低點的2%,另有光通訊2%及其他2%等。而首季該公司營收19.02億元,毛利率拉高至28.05%,稅後盈餘1.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96元。
蔡耀禎表示,今年營運可以期待的亮點來自電能應用、汽車電子及USB Type C產品,其中在電能應用方面,已成為近期發表儲能計畫廠商的設備線組供應商,參與電源牆(Power Wall)與PowerPack計畫。以該客戶發布第一周接受預訂已有接近4萬套的需求來看,未來期許會有一番新的突破。
另外,他也說,該大廠今年第三季有望發表新車款,根據報載今年預期的出貨量將有55k(5.5萬台),需求成長看好。而在商用電動車線組、電動機車線組、超級充電站、混合動力皮卡線組等,亦有不錯突破。
而在汽車電子領域,他說,汽車一年保守估計有8千萬輛的需求,主要的應用可分為資訊娛樂系統及駕駛人輔助系統,前者在數位化趨勢下,其有更多切入車廠的機會,另配合2017年倒車雷達將成為銷美車的標準配備,該公司墨西哥廠也接了很多相關訂單。
至於USB Type C產品,他說,貿聯在連接器、連接線材、轉接介面上都有生產,但較聚焦在轉接解決方案的提供,期許今年能夠提供橫跨Win、Android及iOs三個不同的作業領域方案。而雖預期Type C今年的量還不會大,但因Type C具備輕薄短小、快速充電傳訊等優勢,預期三至五年後有機會佔有一半市場。
而在第一季低迷的太陽能領域,他也認為,因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已於2月底結束,市場競爭有機會回歸正常,該公司除現有高低端的高電壓接線盒與經濟型接線盒產品外,今年也將開發給電廠使用的智慧型接線盒,期待下半年有更好亮點。整體太陽能需求也將在第二季後陸續回溫。
蔡耀禎說,今年營運期許能逐季成長,全年營收至少能有10%成長,毛利率冀維持在27%水準。
MoneyDJ新聞 2015-05-20 09:54:4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Tesla上月底發表的儲能電池計畫,受到外界關注,法人評估,首波供應商F-貿聯(3665)最快8月有機會開始交貨,明年下半年新計畫挹注逐步擴大。法人也預估,該公司本季營收季增個位數、且將挑戰單季新高,第三季起隨Tesla新SUV車款問世,6月下旬起零件逐月放量,下季營收季增幅度將拉大,全年營收拚增兩位數,每股稅後盈餘8.5-8.8元。
F-貿聯與Tesla的往來關係深厚,早在Tesla還未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動車大廠前,即已相互搭配,因此也成為該客戶的指標核心供應商。一直以來,貿聯較為人熟知是Tesla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的獨家供應商,此次配合與松下合資的超級電池工廠明年下半年量產,電池供應量大增,Tesla已於4月底發表用於家用與企業用的儲能電池計畫,其中名為「電源牆」的家用儲能計畫,已受到外界關注。
根據業界消息,該計畫可採用兩種規格(7KW、10KW)儲能電池串聯方式,供給家用電網,並利用美國或特定地區日夜電價的差距,靈活進行儲電與放電。已有研究機構預估,假設以晚間用電約為日間用電的五分之一估算,現有的儲能電池成本約可在三年內回本,未來如果再獲政府支持,普及程度有望加快。
據了解,F-貿聯已是電源牆與後續企業用Power Pack計畫的首波零件供應商,供貨品項仍為電池管理系統用線。法人預期,最快8月有望正式交貨,雖對今年的營收貢獻不大,但更確認了貿聯在Tesla各項計畫共同開發的核心地位,而明年下半年超級電池工廠如果順利量產,該計畫的挹注將明顯增溫。
不只是新的儲能電池計畫,Tesla今年第三季也可望發表新的SUV車款Model X,法人認為,如果如預期的8月上市,零件訂單應在6月下旬起逐步增量。
F-貿聯首季營收年增一成,獲利則因毛利率改善,且少了去年同期的人民幣評價損失,單季每股賺進1.96元,優於市場預期。法人預估,第二季營收將季增5%、挑戰單季新高,在Tesla挹注增加與Type C等高階IT應用需求轉強下,第三季起營收季增幅度將擴大,全年營收可望兩位數成長,每股稅後盈餘8.5-8.8元。
MoneyDJ新聞 2015-05-07 09:56:2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F-貿聯(3665)公布第一季合併營收19.02億元,年增9.94%;毛利率28.05%,優於去年同期與前一季水準,營業利益年增7.27%;合併總純益1.71億元、年增69.68%,每股稅後盈餘1.96元。
從產品別來看,IT資訊類用線首季營收占比達46%。F-貿聯指出,IT資訊類用線產品第一季出貨仍旺,主要是歸功於擴充基座系列產品(Docking & HUB)需求攀升,以及輕薄裝置持續帶動擴展延接裝置訊號轉換需求。
在車用線束部分,F-貿聯指出,農曆年前拉貨效應即已見出貨高峰,之後受美西港口塞貨逐漸去化影響,部分客戶拉貨趨保守,相較前一季,其首季營收佔比小幅滑落2個百分點至31%;在醫療用線產品方面,受惠於客戶端需求增加,其營收占比較前季增加1個百分點達9%;至於其他產品線則是出貨持穩,僅消費電子與太陽能仍較弱。
展望未來兩季,F-貿聯表示,持續看好擴充基座系列產品,且USB Type-C周邊應用逐漸發酵,可望牽動新一波訊號轉換需求;而車用線束與醫療線材方面則是穩健成長。
MoneyDJ新聞 2015-05-05 11:33:32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豪華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跨界家用電池,德國汽車碳纖維生產商西格里集團(SGL Carbon
SE)在投資人期待該公司可望因此受惠的激勵下,股價創下近三個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彭博社4日報導,Bankhaus Lampe分析師Marc Gabriel 4日在接受電話專訪時指出,SGL主要是為日立(Hitachi Ltd.)、Panasonic Corp.這些日本電子大廠供應石墨陽極(graphite anodes)材料,而日立、Panasonic則會將電池元件賣給特斯拉。
Gabriel說,SGL是少數幾家能因電池需求增溫而受惠的德國業者。根據報導,SGL發言人已確認,該公司的確是日立、Panasonic的石墨陽極材料供應商。
Yahoo Finance報價顯示,SGL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4日終場跳漲5.74%、收15.39歐元,創2月1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也是4月17日以來收盤新高。
特斯拉甫於4月30日發表Powerwall壁掛式定置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儲存系統(見圖),保固期長達10年,重量達100公斤,尺寸為1300 mm x 860 mm x 180 mm,可在攝氏-20度至43度的環境下正常運作;即日起接受預約、今年夏季末即可開始出貨,10 kWh(註:主要用途為備用電源、供停電時使用)、7 kWh(搭配太陽能可作為日常供電來源)機種單價分別是3,500美元、3,000美元。
特斯拉指出,美國化石燃料消耗量當中,三分之一用在交通、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發電;如果發電可以改採再生能源、最骯髒的前50%發電來源就有望提早停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30日表示,擁有Powerwall與屋頂太陽能系統的家庭基本上可以向傳統電力公司說再見。
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電4月22日報導,Dougherty & Co.分析師Andrea James表示,特斯拉已悄悄為超過100項開發案安裝了電池儲存系統,若以特斯拉的股價來計算,能源儲存事業的價值應可多達70美元。
特斯拉已經與關係企業SolarCity攜手執行了一項試運方案,為300個擁有太陽能面板的加州家庭安裝電池。另外,與SolarCity有合作關係的沃爾瑪(Wal-Mart Stores Inc.)也已在加州11個門市安裝了特斯拉電池,而全球最大糧食貿易商嘉吉(Cargill Inc.)則打算為加州Fresno的動物處理廠安裝1 MW(百萬瓦)的系統。
拜地方政府祭出獎勵措施、電池技術日新月異之賜,能源儲存已成為熱門的產業。根據市調機構GTM Research 3月份的預估,到了2019年,全美能源儲存設備的銷售額有望多達15億美元,為2014年11倍之多。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貿聯不只是特斯拉概念股
國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上周宣布,今年夏天將在美國推出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消息傳來,對於提供特斯拉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的F-貿聯(3665)而言,無異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F-貿聯也正在積極卡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發展方向將與特斯拉亦步亦趨。
F-貿聯是電動車巨擘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的主要供應商,2006年起開始與特斯拉合作。2013年,特斯拉推出Model X的跨界休旅車後,對於F-貿聯的營運貢獻度大幅成長。特斯拉去年的出貨量為3.3萬台,今年預估目標為5.5萬台,因而F-貿聯今年供應特斯拉電動車零組件部分可望水漲船高,帶動車用電子營收比重的升高。
節能趨勢 改裝市場商機大
電動車市場近兩年在全球崛起,帶動台股相關的電動車供應鏈,雖然油價大跌,在短期的消費心理面或有影響,但是就長期而言,由於油價不會永遠走跌,各國政府更以節能減碳為長期政策目標,因此,並不至於影響正在起飛的電動車市場成長趨勢,更不會影響到F-貿聯在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的供應。
F-貿聯在車用電子的布局上,除了特斯拉電動車之外,包括沙灘車、重型機車、輕型卡車或皮卡(Pick-up)的車用電子產品,都有生產。
F-貿聯董事長梁華哲表示,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往昔在出廠時就已經確定好內裝,但是市場新模式對於既有車種的改裝,是將電池與標準皮卡的發動系統結合,變成油電混合車。目前F-貿聯主打的市場是商用車輛、政府公用車輛與軍用車輛,在節能環保市場潮流牽引下,改裝市場的需求仍大,看好這塊市場,F-貿聯也積極布局。
預計下半年營收放量成長
除了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之外,F-貿聯的USB Type-C全系列擴充延接裝置產品,也是今年市場的另一個亮點,F-貿聯宣示已經做好周全準備,營收預計下半年逐漸放量成長。以董事長梁華哲與總經理鄧劍華為核心的F-貿聯經營團隊表示,今年確實掌握比較多的新機會,對於營收成長十分樂觀。
在Type-C相關產品市場方面,鄧劍華強調,F-貿聯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連接線、擴充延接裝置、小型擴充基座、全功能擴充基座的全系列產品的供應商,目前合作模式除了發展自有品牌外,也獲得非蘋果陣營電腦廠與歐洲零售客戶的訂單。
鄧劍華表示,去年營收僅小幅成長,不如預期,主要是因為太陽能、伺服器與遊戲機應用等產品項目訂單較原先預期略差,他強調,去年在商用電動車、電動機車零組件方面都有所表現,尤其公司營運方向與汽車電子資訊娛樂、駕駛輔助系統的成長大趨勢息息相關,對營收頗有助益。
今年成長雙引擎:Type-C、車電
在全球布局方面,F-貿聯在中國昆山、東莞、墨西哥與馬來西亞進行擴產,另外,在美國德州艾爾帕索(EL Paso)與加州的佛蒙特(Fremont)也都有設廠。
雖然,外界是以「特斯拉概念股」來區辨F-貿聯的市場特色與營運利基,但是其實F-貿聯的產品還是以資訊電子產品為大宗,其次才是車用電子,再來是醫療、工業、太陽能、消費電子與通訊產品。
F-貿聯今年將Type-C與車用電子視為營收成長的雙引擎,同時,醫療、軌道、工業4.0方面的產品,也在市場嶄露頭角。
分享連結
韓國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特斯拉科技長兼共同創辦人JB Straubel 20日在2015年首爾數位論壇上表示,展望2020年,全球應該會有大約100萬輛電動車上路,所使用的能源儲存總量約達70 GWh。
Straubel強調,雖然全球每年生產約1億輛新車,因此100萬輛電動車只是個小數字,但70 GWh相對於當今的電池消耗量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
Straubel預期,市場對高儲量車用電池的需求將會明顯增加,為目前主要專注於筆記型電腦、手機的電池產業帶來新的研發方向。
特斯拉才在最近宣布跨入電池事業。德國汽車碳纖維生產商西格里集團(SGL Carbon SE)在投資人期待該公司可望因此受惠的激勵下,股價波段高。
彭博社4日報導,Bankhaus Lampe分析師Marc Gabriel 5月4日在接受電話專訪時指出,SGL主要是為日立(Hitachi Ltd.)、Panasonic Corp.這些日本電子大廠供應石墨陽極(graphite anodes)材料,而日立、Panasonic則會將電池元件賣給特斯拉。Gabriel說,SGL是少數幾家能因電池需求增溫而受惠的德國業者。根據報導,SGL發言人已確認,該公司的確是日立、Panasonic的石墨陽極材料供應商。
Yahoo Finance報價顯示,SGL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5月18日攀升至15.99歐元,創4月16日以來收盤新高。
MoneyDJ新聞 2015-05-20 16:41:4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F-貿聯(3665)20日參與證交所業績說明會,亞太區總經理蔡耀禎表示,今年營運的三大亮點來自電能應用、汽車電子及全系列USB Type C產品,期許營運能夠逐季上揚,全年營收兩位數成長。
F-貿聯第一季各項產品比重中,資訊占比46%、車用31%、醫療9%、工業電腦略回升至7%;相對弱勢的則是消費電子降至1%、太陽能也減至最低點的2%,另有光通訊2%及其他2%等。而首季該公司營收19.02億元,毛利率拉高至28.05%,稅後盈餘1.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96元。
蔡耀禎表示,今年營運可以期待的亮點來自電能應用、汽車電子及USB Type C產品,其中在電能應用方面,已成為近期發表儲能計畫廠商的設備線組供應商,參與電源牆(Power Wall)與PowerPack計畫。以該客戶發布第一周接受預訂已有接近4萬套的需求來看,未來期許會有一番新的突破。
另外,他也說,該大廠今年第三季有望發表新車款,根據報載今年預期的出貨量將有55k(5.5萬台),需求成長看好。而在商用電動車線組、電動機車線組、超級充電站、混合動力皮卡線組等,亦有不錯突破。
而在汽車電子領域,他說,汽車一年保守估計有8千萬輛的需求,主要的應用可分為資訊娛樂系統及駕駛人輔助系統,前者在數位化趨勢下,其有更多切入車廠的機會,另配合2017年倒車雷達將成為銷美車的標準配備,該公司墨西哥廠也接了很多相關訂單。
至於USB Type C產品,他說,貿聯在連接器、連接線材、轉接介面上都有生產,但較聚焦在轉接解決方案的提供,期許今年能夠提供橫跨Win、Android及iOs三個不同的作業領域方案。而雖預期Type C今年的量還不會大,但因Type C具備輕薄短小、快速充電傳訊等優勢,預期三至五年後有機會佔有一半市場。
而在第一季低迷的太陽能領域,他也認為,因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已於2月底結束,市場競爭有機會回歸正常,該公司除現有高低端的高電壓接線盒與經濟型接線盒產品外,今年也將開發給電廠使用的智慧型接線盒,期待下半年有更好亮點。整體太陽能需求也將在第二季後陸續回溫。
蔡耀禎說,今年營運期許能逐季成長,全年營收至少能有10%成長,毛利率冀維持在27%水準。
MoneyDJ新聞 2015-05-20 09:54:44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Tesla上月底發表的儲能電池計畫,受到外界關注,法人評估,首波供應商F-貿聯(3665)最快8月有機會開始交貨,明年下半年新計畫挹注逐步擴大。法人也預估,該公司本季營收季增個位數、且將挑戰單季新高,第三季起隨Tesla新SUV車款問世,6月下旬起零件逐月放量,下季營收季增幅度將拉大,全年營收拚增兩位數,每股稅後盈餘8.5-8.8元。
F-貿聯與Tesla的往來關係深厚,早在Tesla還未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動車大廠前,即已相互搭配,因此也成為該客戶的指標核心供應商。一直以來,貿聯較為人熟知是Tesla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的獨家供應商,此次配合與松下合資的超級電池工廠明年下半年量產,電池供應量大增,Tesla已於4月底發表用於家用與企業用的儲能電池計畫,其中名為「電源牆」的家用儲能計畫,已受到外界關注。
根據業界消息,該計畫可採用兩種規格(7KW、10KW)儲能電池串聯方式,供給家用電網,並利用美國或特定地區日夜電價的差距,靈活進行儲電與放電。已有研究機構預估,假設以晚間用電約為日間用電的五分之一估算,現有的儲能電池成本約可在三年內回本,未來如果再獲政府支持,普及程度有望加快。
據了解,F-貿聯已是電源牆與後續企業用Power Pack計畫的首波零件供應商,供貨品項仍為電池管理系統用線。法人預期,最快8月有望正式交貨,雖對今年的營收貢獻不大,但更確認了貿聯在Tesla各項計畫共同開發的核心地位,而明年下半年超級電池工廠如果順利量產,該計畫的挹注將明顯增溫。
不只是新的儲能電池計畫,Tesla今年第三季也可望發表新的SUV車款Model X,法人認為,如果如預期的8月上市,零件訂單應在6月下旬起逐步增量。
F-貿聯首季營收年增一成,獲利則因毛利率改善,且少了去年同期的人民幣評價損失,單季每股賺進1.96元,優於市場預期。法人預估,第二季營收將季增5%、挑戰單季新高,在Tesla挹注增加與Type C等高階IT應用需求轉強下,第三季起營收季增幅度將擴大,全年營收可望兩位數成長,每股稅後盈餘8.5-8.8元。
MoneyDJ新聞 2015-05-07 09:56:2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F-貿聯(3665)公布第一季合併營收19.02億元,年增9.94%;毛利率28.05%,優於去年同期與前一季水準,營業利益年增7.27%;合併總純益1.71億元、年增69.68%,每股稅後盈餘1.96元。
從產品別來看,IT資訊類用線首季營收占比達46%。F-貿聯指出,IT資訊類用線產品第一季出貨仍旺,主要是歸功於擴充基座系列產品(Docking & HUB)需求攀升,以及輕薄裝置持續帶動擴展延接裝置訊號轉換需求。
在車用線束部分,F-貿聯指出,農曆年前拉貨效應即已見出貨高峰,之後受美西港口塞貨逐漸去化影響,部分客戶拉貨趨保守,相較前一季,其首季營收佔比小幅滑落2個百分點至31%;在醫療用線產品方面,受惠於客戶端需求增加,其營收占比較前季增加1個百分點達9%;至於其他產品線則是出貨持穩,僅消費電子與太陽能仍較弱。
展望未來兩季,F-貿聯表示,持續看好擴充基座系列產品,且USB Type-C周邊應用逐漸發酵,可望牽動新一波訊號轉換需求;而車用線束與醫療線材方面則是穩健成長。
MoneyDJ新聞 2015-05-05 11:33:32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彭博社4日報導,Bankhaus Lampe分析師Marc Gabriel 4日在接受電話專訪時指出,SGL主要是為日立(Hitachi Ltd.)、Panasonic Corp.這些日本電子大廠供應石墨陽極(graphite anodes)材料,而日立、Panasonic則會將電池元件賣給特斯拉。
Gabriel說,SGL是少數幾家能因電池需求增溫而受惠的德國業者。根據報導,SGL發言人已確認,該公司的確是日立、Panasonic的石墨陽極材料供應商。
Yahoo Finance報價顯示,SGL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掛牌的股票4日終場跳漲5.74%、收15.39歐元,創2月1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也是4月17日以來收盤新高。
特斯拉甫於4月30日發表Powerwall壁掛式定置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儲存系統(見圖),保固期長達10年,重量達100公斤,尺寸為1300 mm x 860 mm x 180 mm,可在攝氏-20度至43度的環境下正常運作;即日起接受預約、今年夏季末即可開始出貨,10 kWh(註:主要用途為備用電源、供停電時使用)、7 kWh(搭配太陽能可作為日常供電來源)機種單價分別是3,500美元、3,000美元。
特斯拉指出,美國化石燃料消耗量當中,三分之一用在交通、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發電;如果發電可以改採再生能源、最骯髒的前50%發電來源就有望提早停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30日表示,擁有Powerwall與屋頂太陽能系統的家庭基本上可以向傳統電力公司說再見。
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電4月22日報導,Dougherty & Co.分析師Andrea James表示,特斯拉已悄悄為超過100項開發案安裝了電池儲存系統,若以特斯拉的股價來計算,能源儲存事業的價值應可多達70美元。
特斯拉已經與關係企業SolarCity攜手執行了一項試運方案,為300個擁有太陽能面板的加州家庭安裝電池。另外,與SolarCity有合作關係的沃爾瑪(Wal-Mart Stores Inc.)也已在加州11個門市安裝了特斯拉電池,而全球最大糧食貿易商嘉吉(Cargill Inc.)則打算為加州Fresno的動物處理廠安裝1 MW(百萬瓦)的系統。
拜地方政府祭出獎勵措施、電池技術日新月異之賜,能源儲存已成為熱門的產業。根據市調機構GTM Research 3月份的預估,到了2019年,全美能源儲存設備的銷售額有望多達15億美元,為2014年11倍之多。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貿聯不只是特斯拉概念股
國際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上周宣布,今年夏天將在美國推出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消息傳來,對於提供特斯拉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的F-貿聯(3665)而言,無異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F-貿聯也正在積極卡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發展方向將與特斯拉亦步亦趨。
F-貿聯是電動車巨擘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的主要供應商,2006年起開始與特斯拉合作。2013年,特斯拉推出Model X的跨界休旅車後,對於F-貿聯的營運貢獻度大幅成長。特斯拉去年的出貨量為3.3萬台,今年預估目標為5.5萬台,因而F-貿聯今年供應特斯拉電動車零組件部分可望水漲船高,帶動車用電子營收比重的升高。
節能趨勢 改裝市場商機大
電動車市場近兩年在全球崛起,帶動台股相關的電動車供應鏈,雖然油價大跌,在短期的消費心理面或有影響,但是就長期而言,由於油價不會永遠走跌,各國政府更以節能減碳為長期政策目標,因此,並不至於影響正在起飛的電動車市場成長趨勢,更不會影響到F-貿聯在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的供應。
F-貿聯在車用電子的布局上,除了特斯拉電動車之外,包括沙灘車、重型機車、輕型卡車或皮卡(Pick-up)的車用電子產品,都有生產。
F-貿聯董事長梁華哲表示,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往昔在出廠時就已經確定好內裝,但是市場新模式對於既有車種的改裝,是將電池與標準皮卡的發動系統結合,變成油電混合車。目前F-貿聯主打的市場是商用車輛、政府公用車輛與軍用車輛,在節能環保市場潮流牽引下,改裝市場的需求仍大,看好這塊市場,F-貿聯也積極布局。
預計下半年營收放量成長
除了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組之外,F-貿聯的USB Type-C全系列擴充延接裝置產品,也是今年市場的另一個亮點,F-貿聯宣示已經做好周全準備,營收預計下半年逐漸放量成長。以董事長梁華哲與總經理鄧劍華為核心的F-貿聯經營團隊表示,今年確實掌握比較多的新機會,對於營收成長十分樂觀。
在Type-C相關產品市場方面,鄧劍華強調,F-貿聯是全球唯一能夠提供連接線、擴充延接裝置、小型擴充基座、全功能擴充基座的全系列產品的供應商,目前合作模式除了發展自有品牌外,也獲得非蘋果陣營電腦廠與歐洲零售客戶的訂單。
鄧劍華表示,去年營收僅小幅成長,不如預期,主要是因為太陽能、伺服器與遊戲機應用等產品項目訂單較原先預期略差,他強調,去年在商用電動車、電動機車零組件方面都有所表現,尤其公司營運方向與汽車電子資訊娛樂、駕駛輔助系統的成長大趨勢息息相關,對營收頗有助益。
今年成長雙引擎:Type-C、車電
在全球布局方面,F-貿聯在中國昆山、東莞、墨西哥與馬來西亞進行擴產,另外,在美國德州艾爾帕索(EL Paso)與加州的佛蒙特(Fremont)也都有設廠。
雖然,外界是以「特斯拉概念股」來區辨F-貿聯的市場特色與營運利基,但是其實F-貿聯的產品還是以資訊電子產品為大宗,其次才是車用電子,再來是醫療、工業、太陽能、消費電子與通訊產品。
F-貿聯今年將Type-C與車用電子視為營收成長的雙引擎,同時,醫療、軌道、工業4.0方面的產品,也在市場嶄露頭角。
分享連結
台開(2841),投入花蓮造鎮計劃以休閒養生為基礎,打造影視產業重鎮,未來3年業績沒問題
記者高振誠/台北報導
向來被歸納為「大牛股」的台開(2841)去年大爆發,每股獲利(EPS)8.13元,只能用恐怖來形容,除了創下50年來最佳成績,也讓外界高度好奇,去年底曾發下「未來3年業績沒問題」豪語的董事長邱復生,今年要如何帶領台開更上層樓,備受市場關注。
對台開來說,目前手上握有25萬坪土地資產,潛在利益已相當驚人,加上近幾年在文創、電商等領域扎根布局,發展前景大好,而台開今年更備妥滿手土地,準備「擴大戰果」,因此也被市場寄予厚望,可望成為「大象會跳舞俱樂部」成員。
展望今年,邱復生於日前表示,今年預計將發債30億元,投入花蓮造鎮計劃,同時,位於花蓮的開發案,將以休閒養生為基礎,打造影視產業重鎮,此外,台開也宣布與香港中原地產合作,銷售包含花蓮、南投、新竹等地的酒店式住宅以及旅館,最快於下月底前就可正式完成簽約。
從股價表現來看,雖然外資仍持續站在賣方,但仍不敵「業績」護體,股價連拉2根紅K,昨(5)日漲勢更為凌厲,早盤開出隨即直奔漲停,終場大漲 6.72%,以13.5元價位作收,如果以昨日收盤價13.5元計算,本益比約1.66倍,與目前每股淨值約16.54元對照下,股價確實稍嫌委屈。
向來被歸納為「大牛股」的台開(2841)去年大爆發,每股獲利(EPS)8.13元,只能用恐怖來形容,除了創下50年來最佳成績,也讓外界高度好奇,去年底曾發下「未來3年業績沒問題」豪語的董事長邱復生,今年要如何帶領台開更上層樓,備受市場關注。
對台開來說,目前手上握有25萬坪土地資產,潛在利益已相當驚人,加上近幾年在文創、電商等領域扎根布局,發展前景大好,而台開今年更備妥滿手土地,準備「擴大戰果」,因此也被市場寄予厚望,可望成為「大象會跳舞俱樂部」成員。
展望今年,邱復生於日前表示,今年預計將發債30億元,投入花蓮造鎮計劃,同時,位於花蓮的開發案,將以休閒養生為基礎,打造影視產業重鎮,此外,台開也宣布與香港中原地產合作,銷售包含花蓮、南投、新竹等地的酒店式住宅以及旅館,最快於下月底前就可正式完成簽約。
從股價表現來看,雖然外資仍持續站在賣方,但仍不敵「業績」護體,股價連拉2根紅K,昨(5)日漲勢更為凌厲,早盤開出隨即直奔漲停,終場大漲 6.72%,以13.5元價位作收,如果以昨日收盤價13.5元計算,本益比約1.66倍,與目前每股淨值約16.54元對照下,股價確實稍嫌委屈。
葡萄王(1707)目標價 法人上看163元,葡萄王規劃推出7個新產
葡萄王胃藥「中招」下架!內資法人趁利空大買
2015/04/13 19:19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鉅亨網記者胡薏文 台北
工業用碳酸鎂混入腸胃藥品案,衛福部食藥署清查,發現有13家業者23項產品「中招」,其中葡萄王 (1707) 旗下「愛胃康顆粒」也上榜,葡萄王喊冤表示為採用食品級碳酸鎂,並符合藥典相關規定,但仍配合在15日午夜前全面下架!葡萄王股價早盤一度重挫,差一檔打到跌停,不過旋即出現買盤承接,收盤時僅下跌4元、跌幅2.5%,原來是投信、自營商內資法人聯手,趁利空進場大撿便宜!
葡萄王去年每股稅後盈餘達7.24元,再創歷年新高記錄,同時3月營收也衝上6.49億元,月增40%、年增21%,創單月歷史新高。法人看好今年包括葡眾新產品佈局、與雲南白藥合作案,都將成為推升今年業績持續成長動能,營收、獲利均可望再改寫新高記錄。4月以來即呈現外資、投信同步買超,到上周為止,外資賣超2800多張,投信買超1100多張。
今天葡萄王雖因胃藥「中招」利空下跌,但三大法人中,僅有外資小幅調節157張,投信、自營商聯手趁機加碼,各買超593、375張,也讓葡萄王跌勢緩和。
法人指出,根據葡萄王的說法,「愛胃康顆粒」藥品之最後出廠日為102年1月,且已全數出廠完畢,因此受影響程度較輕。
《生醫股》商品惹疑慮,葡萄王低泣
2015/04/13 11:33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葡萄王 (1707)
旗下商品「愛胃康顆粒」被食品署指出不符規定,葡萄王喊冤,但願配合15日完成全面下架規定,今日成為空頭箭靶,股價一路重挫,盤中曾失守150元大關,最低曾探至148.5元。
葡萄王表示,「愛胃康顆粒」其食品級碳酸鎂的成份使用符合藥典相關規定,目前正在向相關單位進一步查證。此一藥品最後出廠日為102年1月且已全數出廠完畢。葡萄王表示,願全力配合於本月15日晚間12時前完成全面下架。
藥廠摻雜工業級碳酸鎂、碳酸鈣作為藥品賦形劑,長期食用恐傷肝腎、致癌,食品署公布13家藥廠、23項胃藥,其中,葡萄王「愛胃康顆粒」不符規定。
營收:葡萄王(1707)3月營收6億4923萬元創新高,月增率40.11%,年增率21.41%
2015/04/10 14:13 財訊快報 編輯部
【財訊快報/編輯部】葡萄王(1707)自結104年3月營收6億4923萬5000元創歷史新高,月增率40.11%,年增率21.41%;累計104年1-3月營收16億5232萬8000元,年增率19.04%。
葡萄王(1707)目標價 法人上看163元
2015/04/02 12:55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2015年4月2日電)上市生技股葡萄王 (1707)
去年營收、獲利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激勵股價盤中爆量攻上漲停,來到147.5元。台灣工銀投顧看好新產品帶動今年業績溫和成長,目標價上看163元。
葡萄王是保健食品龍頭廠商,旗下轉投資的直銷商葡眾去年營收大幅成長,登上台灣傳銷業第2名,並為本土業者之首,挹注葡萄王2014年營收、獲利同步創下新高,營收新台幣62.83億元,年增11.41%;每股稅後盈餘(EPS)7.24元,營收、獲利同創史新高。
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觀察葡萄王2014年營收,推估2013年5月毒牛樟芝事件的衝擊已逐漸淡化。此外,去年下半年葡眾推出2項新產品,包括輔助改善「阿茲海默症 」與「巴金森氏症」的猴頭菇(商品名為活憶康),以及輔助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等相關症狀的乳酸(商品名稱為樂優),2項產品銷售狀況都不錯,帶動葡眾營收大增。
展望2015年,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葡萄王規劃推出7個新產品,包括和雲南白藥合作的「靈芝田七飲」及能量飲料「Power Bomb」,可望帶動業績溫和成長。預估葡萄王今年可達70.21億元,年增11.75%;稅後盈餘15.3億元,年增約1成,EPS估8.15元。由於過去2年本益比介於16到20倍之間,建議投資人區間操作,股價區間介於130至163元。
2015/04/13 19:19 鉅亨網 記者胡薏文 台北
工業用碳酸鎂混入腸胃藥品案,衛福部食藥署清查,發現有13家業者23項產品「中招」,其中葡萄王 (1707) 旗下「愛胃康顆粒」也上榜,葡萄王喊冤表示為採用食品級碳酸鎂,並符合藥典相關規定,但仍配合在15日午夜前全面下架!葡萄王股價早盤一度重挫,差一檔打到跌停,不過旋即出現買盤承接,收盤時僅下跌4元、跌幅2.5%,原來是投信、自營商內資法人聯手,趁利空進場大撿便宜!
葡萄王去年每股稅後盈餘達7.24元,再創歷年新高記錄,同時3月營收也衝上6.49億元,月增40%、年增21%,創單月歷史新高。法人看好今年包括葡眾新產品佈局、與雲南白藥合作案,都將成為推升今年業績持續成長動能,營收、獲利均可望再改寫新高記錄。4月以來即呈現外資、投信同步買超,到上周為止,外資賣超2800多張,投信買超1100多張。
今天葡萄王雖因胃藥「中招」利空下跌,但三大法人中,僅有外資小幅調節157張,投信、自營商聯手趁機加碼,各買超593、375張,也讓葡萄王跌勢緩和。
法人指出,根據葡萄王的說法,「愛胃康顆粒」藥品之最後出廠日為102年1月,且已全數出廠完畢,因此受影響程度較輕。
《生醫股》商品惹疑慮,葡萄王低泣
2015/04/13 11:33 時報資訊
葡萄王表示,「愛胃康顆粒」其食品級碳酸鎂的成份使用符合藥典相關規定,目前正在向相關單位進一步查證。此一藥品最後出廠日為102年1月且已全數出廠完畢。葡萄王表示,願全力配合於本月15日晚間12時前完成全面下架。
藥廠摻雜工業級碳酸鎂、碳酸鈣作為藥品賦形劑,長期食用恐傷肝腎、致癌,食品署公布13家藥廠、23項胃藥,其中,葡萄王「愛胃康顆粒」不符規定。
營收:葡萄王(1707)3月營收6億4923萬元創新高,月增率40.11%,年增率21.41%
2015/04/10 14:13 財訊快報 編輯部
葡萄王(1707)目標價 法人上看163元
2015/04/02 12:55 中央社
葡萄王是保健食品龍頭廠商,旗下轉投資的直銷商葡眾去年營收大幅成長,登上台灣傳銷業第2名,並為本土業者之首,挹注葡萄王2014年營收、獲利同步創下新高,營收新台幣62.83億元,年增11.41%;每股稅後盈餘(EPS)7.24元,營收、獲利同創史新高。
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觀察葡萄王2014年營收,推估2013年5月毒牛樟芝事件的衝擊已逐漸淡化。此外,去年下半年葡眾推出2項新產品,包括輔助改善「阿茲海默症 」與「巴金森氏症」的猴頭菇(商品名為活憶康),以及輔助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等相關症狀的乳酸(商品名稱為樂優),2項產品銷售狀況都不錯,帶動葡眾營收大增。
展望2015年,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葡萄王規劃推出7個新產品,包括和雲南白藥合作的「靈芝田七飲」及能量飲料「Power Bomb」,可望帶動業績溫和成長。預估葡萄王今年可達70.21億元,年增11.75%;稅後盈餘15.3億元,年增約1成,EPS估8.15元。由於過去2年本益比介於16到20倍之間,建議投資人區間操作,股價區間介於130至163元。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十年磨一劍,豐泰等12檔飆新高價,鑽全 (1527) 、台光電(2383),聚陽(1477)、信邦 (3023) 、敬鵬 (2355) 、豐泰 (9910) 、信立 (4303)
《台北股市》十年磨一劍,豐泰等12檔飆新高價
2015/03/16 08:18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股陷入高檔整理,連前高9,699點都尚未突破,但鑽全 (1527) 、台光電(2383等12檔股價卻飆新高,聚陽(1477)、信邦
(3023) 、敬鵬 (2355) 、豐泰 (9910) 、信立 (4303) 等更創逾10年新高,堪稱台股「十年磨一劍」股,誠屬不易。
國泰證期顧問處分析師蔡明翰表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五百年,風水輪流轉,觀察該12檔股價飆新高的「十年磨一劍」亮眼股,信立、豐泰、聚陽、鑫永銓、春雨、利勤、鑽全等7檔屬傳產股,而電子股僅有敬鵬、信邦、崧騰、奇力新、台光電等5檔,傳產遠多餘電子,顯示過去電子股獨強模式已有轉變,目前有轉由傳產當家趨勢。
蔡明翰分析,信立PU合成皮銷售逐步成長,主因在建築、運動用品、汽車與傢飾各應用端需求皆穩定提升,但因油價重挫反倒壓低原料成本,產品利差明顯擴增,今年獲利有望大提升,創15年5個月新高。
豐泰在台股尚未創9,699點時,就已率先創15年5個月新高,凸顯強勁程度,主因受惠美零售銷售續成長,另外NIKE、Under Armour帶動全球休閒運動風狂掀,加上奧運前運動產品需求增溫,中高階運動鞋銷售逐步成長,營運續升溫。
蔡明翰分析,敬鵬因深入PCB研發,產品應用端由消費性電子產品轉入高毛利競爭障礙高汽車產業,產業競爭力續提升,近期油價下跌帶動汽車銷量提升,敬鵬有望間接受惠,帶動今年獲利續提升,股價率先台股創14年11個月新高。
信邦深耕利基型連接線市場,包括綠能、工業應用、醫療與汽車等都有著墨,已取得國際重要客戶信賴,業績穩定成長,創12年10個月新高,後市看俏。
聚陽因運動風興起,高單價特殊布料運動服提升營收與毛利率,大廠Under Armour訂單倍數成長,加上新客戶加入與新產能增加,另外與上游布廠垂直整合進入佳境,帶動獲利續成長,創11年11個月新高。
崧騰主要產品電源開關模組,因受惠美國房市持續復甦,帶動工具機需求,IT訂單穩定成長,高毛利車用訂單全面爆發,股價創8年11個月新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2015/03/16 08:18 時報資訊
國泰證期顧問處分析師蔡明翰表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五百年,風水輪流轉,觀察該12檔股價飆新高的「十年磨一劍」亮眼股,信立、豐泰、聚陽、鑫永銓、春雨、利勤、鑽全等7檔屬傳產股,而電子股僅有敬鵬、信邦、崧騰、奇力新、台光電等5檔,傳產遠多餘電子,顯示過去電子股獨強模式已有轉變,目前有轉由傳產當家趨勢。
蔡明翰分析,信立PU合成皮銷售逐步成長,主因在建築、運動用品、汽車與傢飾各應用端需求皆穩定提升,但因油價重挫反倒壓低原料成本,產品利差明顯擴增,今年獲利有望大提升,創15年5個月新高。
豐泰在台股尚未創9,699點時,就已率先創15年5個月新高,凸顯強勁程度,主因受惠美零售銷售續成長,另外NIKE、Under Armour帶動全球休閒運動風狂掀,加上奧運前運動產品需求增溫,中高階運動鞋銷售逐步成長,營運續升溫。
蔡明翰分析,敬鵬因深入PCB研發,產品應用端由消費性電子產品轉入高毛利競爭障礙高汽車產業,產業競爭力續提升,近期油價下跌帶動汽車銷量提升,敬鵬有望間接受惠,帶動今年獲利續提升,股價率先台股創14年11個月新高。
信邦深耕利基型連接線市場,包括綠能、工業應用、醫療與汽車等都有著墨,已取得國際重要客戶信賴,業績穩定成長,創12年10個月新高,後市看俏。
聚陽因運動風興起,高單價特殊布料運動服提升營收與毛利率,大廠Under Armour訂單倍數成長,加上新客戶加入與新產能增加,另外與上游布廠垂直整合進入佳境,帶動獲利續成長,創11年11個月新高。
崧騰主要產品電源開關模組,因受惠美國房市持續復甦,帶動工具機需求,IT訂單穩定成長,高毛利車用訂單全面爆發,股價創8年11個月新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鑽全(1527)鑽全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0%。去年EPS達6.31元,改寫歷史新高, 第四季台幣兌美元大貶,認列3億元以上的匯兌收益。
焦點股:鑽全(1527)去年獲利改寫歷史新高,股價姿態頗高
2015/03/26 10:36 財訊快報 林宛儀
【財訊快報/林宛儀】鑽全(1527)股價回測季(60日)線支撐不破後,再度展開一波向上攻勢,今日股價創下波段新高,成交量也明顯放大。由於5日、10日及20日等短天期均線呈多頭排列,並持續向上揚升,短線有利於股價持續上攻。下檔先以45元附近應有強力支撐,較大壓力在60元附近。
手工具機廠鑽全公佈去年財報,EPS達6.31元,改寫歷史新高,主要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台幣兌美元大貶,認列3億元以上的匯兌收益。鑽全主管指出,今年前2月合併營收達4.88億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釘槍美國ODM客戶需求增加,平均每月出貨1.2-1.3億元,車用氣動工具訂單穩定,每月1億元之譜,依據目前出貨情況研判,今年首季出貨會比去年同期好,本業獲利穩定。鑽全預期今年營運穩定成長,而法人預期,美國景氣持續好轉的帶動下,鑽全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0%。
財報:鑽全(1527)103年稅後盈餘9億6772萬元,EPS 6.31元
2015/03/25 13:45 財訊快報 編輯部
【財訊快報/編輯部】鑽全(1527)公佈民國103年全年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累計營收31億4322萬8000元,營業毛利8億9265萬9000元,毛利率28.40%,營業淨利5億9846萬2000元,營益率19.04%,稅前盈餘11億6787萬7000元,本期淨利9億6772萬1000元,合併稅後盈餘9億6772萬1000元,年增率84.28%,EPS
6.31元。
《業績-電機》鑽全很「匯」賺,去年獲利締新猷
2015/03/17 07:58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鑽全 (1527)
去年第4季匯兌收益至少3億元的挹注,全年EPS突破6元而改寫歷史新高,昨(16)日董事會決議,將於6月22日召開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第1次增列獨立董事。
鑽全去年合併營收31.43億元,創近6年歷史新高。鑽全前3季EPS攀升至3.66元,法人依據去年底新台幣匯率貶破31.7元概算,估鑽全去年第4季認列3億元以上匯兌收益,推升去年全年EPS超過6元。
鑽全主管指出,今年前2月合併營收4.8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03%,成長動力來自釘槍美國ODM客戶需求增加,平均每月出貨1.2億~1.3億元,車用氣動工具訂單穩定,每月1億元之譜,依據目前出貨情況研判,今年首季出貨會比去年同期好,本業獲利穩定。
鑽全預期今年營運穩定成長。法人樂觀預期,美國景氣持續好轉,帶動釘槍及車用氣動工具需求增溫,鑽全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0%。(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2015/03/26 10:36 財訊快報 林宛儀
手工具機廠鑽全公佈去年財報,EPS達6.31元,改寫歷史新高,主要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台幣兌美元大貶,認列3億元以上的匯兌收益。鑽全主管指出,今年前2月合併營收達4.88億元,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釘槍美國ODM客戶需求增加,平均每月出貨1.2-1.3億元,車用氣動工具訂單穩定,每月1億元之譜,依據目前出貨情況研判,今年首季出貨會比去年同期好,本業獲利穩定。鑽全預期今年營運穩定成長,而法人預期,美國景氣持續好轉的帶動下,鑽全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0%。
財報:鑽全(1527)103年稅後盈餘9億6772萬元,EPS 6.31元
2015/03/25 13:45 財訊快報 編輯部
《業績-電機》鑽全很「匯」賺,去年獲利締新猷
2015/03/17 07:58 時報資訊
鑽全去年合併營收31.43億元,創近6年歷史新高。鑽全前3季EPS攀升至3.66元,法人依據去年底新台幣匯率貶破31.7元概算,估鑽全去年第4季認列3億元以上匯兌收益,推升去年全年EPS超過6元。
鑽全主管指出,今年前2月合併營收4.8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03%,成長動力來自釘槍美國ODM客戶需求增加,平均每月出貨1.2億~1.3億元,車用氣動工具訂單穩定,每月1億元之譜,依據目前出貨情況研判,今年首季出貨會比去年同期好,本業獲利穩定。
鑽全預期今年營運穩定成長。法人樂觀預期,美國景氣持續好轉,帶動釘槍及車用氣動工具需求增溫,鑽全今年營收至少成長10%。(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F-聯德(4912)法人看好Q2, 年增則逾3成. 下半年新一波營運成長動能則將視新產能投產進度,以及新客戶釋單狀況而定。
F-聯德首季業績旺 搶進伺服器滑軌
股價強攻漲停
2015/04/02 12:13 鉅亨網 記者張旭宏 台北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雲端大數據股F-聯德 (4912) 在3月營收有機會跳戰單月新高下,法人估計首季將衝上8.4億元之上,寫下史上單季第三高,全年每股盈餘上看8元,加上切入伺服器滑軌產品,激勵今(2)日早盤股價強攻漲停,來到92.9元,再創掛牌以來新高。
F-聯德首季淡季不淡,1月營收創下新高,3月進入拉貨旺季,營收有機會挑戰單月新高,可望寫下史上單季第三高紀錄,受到股價持續走高,CB轉換張數將會增加,對於評價損失認列將會大幅減少,首季影響每股盈餘約為0.5元左右。
F-聯德今年將全力衝刺伺服器散熱產品,除美系客戶持續拉貨下,將會增加其他全球知名大客戶,另外跨入伺服器滑軌,產品已進入驗證階段,下半年貢獻營收。
F-聯德今年在伺服器及汽車相關應用比重持續提升,首季業績淡季不淡,法人估計今年營收將衝上40億元,每股盈餘挑戰8元以上。
MoneyDJ新聞 2015-03-18 09:59:18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度過2月農曆過年時期,法人看好,F-聯德(4912)3月營收可望重返3億元高檔,以此估算,F-聯德首季營收將有機會改寫次高,本業表現亮眼,不過法人指出,F-聯德業外將有CB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的風險,這仍是影響今年稅後淨利較主要的不確定因素,不過若排除此部分來看,F-聯德今年本業營運展望則依舊樂觀。
F-聯德為金屬沖壓及精密模具設計製造廠,產品主要用於散熱器、手持式裝置與車用零件等;受惠於伺服器散熱產品出貨強勁帶動,F-聯德去年下半年營收基期明顯墊高,今年上半年仍延續去年下半年穩健的動能。
F-聯德1月在農曆年前備貨需求挹注下,1月合併營收達到3.37億元創高,而F-聯德2月營收雖較1月下滑近4成,不過年增幅則達44.58%,優於法人預期,前2月營收年增幅已達39.76%。
展望3月,法人指出,回到正常工作天數後,F-聯德3月營收應有機會重返3億元高檔,不過相較於1月有年前備貨需求挹注,3月則無,因此應不會續創新高,但整體來看,F-聯德首季營收估將僅季減個位數,年增則逾3成,表現相當亮眼。
F-聯德首季營收表現亮眼,不過對照F-聯德去年Q3因股價上揚而認列近4000萬元CB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且F-聯德目前股價較年初墊高,法人認為,F-聯德首季恐仍有CB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的認列風險。
若觀看Q2營運展望,法人看好,F-聯德Q2營收仍可持續穩在相對高檔位置,預期Q2營收有機會較首季小幅增長,而下半年新一波營運成長動能則將視新產能投產進度,以及新客戶釋單狀況而定。
F-聯德去年前3季EPS為3.88元,法人預期,去年EPS應可站上6元,在獲利大幅成長帶動下,法人認為,F-聯德今年股利配發也將會優於去年的3元水準。
F-聯德首季營收估仍可穩在8億元以上,法人估算,若毛利率、營業費用等維持去年下半年水平,F-聯德首季營業利益應有機會穩在1億元以上,本業獲利水準可望與去年下半年看齊,惟業外則還需觀察CB金融評價損失。
2015/04/02 12:13 鉅亨網 記者張旭宏 台北
雲端大數據股F-聯德 (4912) 在3月營收有機會跳戰單月新高下,法人估計首季將衝上8.4億元之上,寫下史上單季第三高,全年每股盈餘上看8元,加上切入伺服器滑軌產品,激勵今(2)日早盤股價強攻漲停,來到92.9元,再創掛牌以來新高。
F-聯德首季淡季不淡,1月營收創下新高,3月進入拉貨旺季,營收有機會挑戰單月新高,可望寫下史上單季第三高紀錄,受到股價持續走高,CB轉換張數將會增加,對於評價損失認列將會大幅減少,首季影響每股盈餘約為0.5元左右。
F-聯德今年將全力衝刺伺服器散熱產品,除美系客戶持續拉貨下,將會增加其他全球知名大客戶,另外跨入伺服器滑軌,產品已進入驗證階段,下半年貢獻營收。
F-聯德今年在伺服器及汽車相關應用比重持續提升,首季業績淡季不淡,法人估計今年營收將衝上40億元,每股盈餘挑戰8元以上。
MoneyDJ新聞 2015-03-18 09:59:18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度過2月農曆過年時期,法人看好,F-聯德(4912)3月營收可望重返3億元高檔,以此估算,F-聯德首季營收將有機會改寫次高,本業表現亮眼,不過法人指出,F-聯德業外將有CB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的風險,這仍是影響今年稅後淨利較主要的不確定因素,不過若排除此部分來看,F-聯德今年本業營運展望則依舊樂觀。
F-聯德為金屬沖壓及精密模具設計製造廠,產品主要用於散熱器、手持式裝置與車用零件等;受惠於伺服器散熱產品出貨強勁帶動,F-聯德去年下半年營收基期明顯墊高,今年上半年仍延續去年下半年穩健的動能。
F-聯德1月在農曆年前備貨需求挹注下,1月合併營收達到3.37億元創高,而F-聯德2月營收雖較1月下滑近4成,不過年增幅則達44.58%,優於法人預期,前2月營收年增幅已達39.76%。
展望3月,法人指出,回到正常工作天數後,F-聯德3月營收應有機會重返3億元高檔,不過相較於1月有年前備貨需求挹注,3月則無,因此應不會續創新高,但整體來看,F-聯德首季營收估將僅季減個位數,年增則逾3成,表現相當亮眼。
F-聯德首季營收表現亮眼,不過對照F-聯德去年Q3因股價上揚而認列近4000萬元CB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且F-聯德目前股價較年初墊高,法人認為,F-聯德首季恐仍有CB金融資產評價損失的認列風險。
若觀看Q2營運展望,法人看好,F-聯德Q2營收仍可持續穩在相對高檔位置,預期Q2營收有機會較首季小幅增長,而下半年新一波營運成長動能則將視新產能投產進度,以及新客戶釋單狀況而定。
F-聯德去年前3季EPS為3.88元,法人預期,去年EPS應可站上6元,在獲利大幅成長帶動下,法人認為,F-聯德今年股利配發也將會優於去年的3元水準。
F-聯德首季營收估仍可穩在8億元以上,法人估算,若毛利率、營業費用等維持去年下半年水平,F-聯德首季營業利益應有機會穩在1億元以上,本業獲利水準可望與去年下半年看齊,惟業外則還需觀察CB金融評價損失。
F-淘帝(2929)月增218.26%,年增13.77%,3月至5月為傳統旺季,(2014)年每 股 盈 餘 12.98
MoneyDJ新聞 2015-04-10 10:22:23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F-淘帝(2929)於昨(9)日公佈自結3月合併營收4.96億元,月增218.26%,年增13.77%,累計今(2015)年第一季營收10.31億元,年增18.19%。
F-淘帝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一方面來自中國政府推動單獨二胎政策,童裝市場銷售呈強勁成長,進而帶動TOPBI春夏童裝產品的良好銷售成績;另一方面,下游通路商看好未來童裝產品銷售表現,持續增加銷售據點,亦為重要因素之一。
F-淘帝指出,TOPBI童裝於3月18日參加上海市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其為亞洲最具規模與影響力之服裝盛事,現場彙聚逾20個國家、超過1000多個品牌、及近10萬人次之專業觀眾共同尋求商機及洽談合作。F-淘帝已連續8年受中國服裝協會之邀請,與其他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一同舉辦產品走秀。此次展場上TOPBI以快樂世界、夏日奇遇為主題,精心設計海洋與森林相間的獨特展館,配合公司重點推出的魔幻森林、奇趣聖誕等系列嬰幼童及其他童裝產品,現場出席代理商反應熱烈,有助於未來TOPBI品牌整體銷售表現。
展望2015年上半年,F-淘帝持審慎樂觀看法。公司預期,受惠中國政府單獨二胎政策續推動,總新生兒數量可望持續增加,消費者在小孩子身上花錢也日益重視,以上因素將帶動整體中國童裝市場迅速成長,有助於穩固TOPBI在中國前十大童裝品牌的地位;F-淘帝預計今年將以10%的幅度持續展店成長、目標總銷售據點1400間,以持續擴大TOPBI品牌童裝之市占率。
F-淘帝進一步表示,為保持TOPBI品牌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之地位,未來更將攜手好萊塢電影主題魔幻展共同合作,加強TOPBI品牌貼近消費者之形象,並透過展會人氣達到提升客戶來店業績表現。
陸市場撐腰!F-淘帝3月營收揚帆
2015/04/10 09:58 鉅亨網 記者張旭宏 台北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中國嬰童品牌商F-淘帝 (2929) 3月在中國市場撐腰下,營收4.96億元,月增218.26%,年增13.77%,累計首季營收10.31億元,年增18.19%,激勵今(10)日股價大漲超過3.5%。
F-淘帝表示,2015年首季營收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主要來自中國政府推動單獨二孩政策,整體童裝市場銷售保持強勁成長,帶動TOPBI春夏童裝產品銷售暢旺。另外下游通路商仍看好未來童裝產品銷售表現,銷售據點持續增加,皆為首季營收持續成長主因。
F-淘帝去年在中國市場市佔率提高,加上一胎化解禁,推升公司營收為46.57億元,年增22.7%,稅後淨利7.54億元,年增31.41%,營收獲利均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盈餘為12.98元,年增12.28%。
由於中國政府仍推動單獨二孩政策,今年總新生兒數量將持續增加,帶動整體中國嬰幼童裝市場快速成長,加上中國人均所得的增加,將近一步提升中國嬰幼童市場消費潛力,法人估計F-淘帝今年營收將成長超過2成,每股盈餘將挑戰15元。
《業績-百貨》淘帝Q1營收,登同期新高
2015/04/10 07:53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F-淘帝 (2929)
2015年3月營收達新台幣4.96億元,比2月的1.56億元成長218.26%,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3.77%。2015年1~3月營收10.31億元,年增率18.19%,且創歷年同期新高。
F-淘帝表示,2015年第一季營收創下歷年來第一季新高,一方面來自中國政府推動單獨二孩政策,整體童裝市場保持強勁成長。另一方面,下游通路商看好未來童裝產品的銷售表現,銷售據點持續增加,皆為利多因素。
F-淘帝並指出,TOPBI童裝於3月18日參加上海市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為亞洲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服裝盛事,彙聚超過20個國家、超過一千多個品牌、以及將近10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共同尋求商機及洽談合作。淘帝已連續8年受邀中國服裝協會邀請,與其他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一同舉辦產品走秀,現場代理商出席反應熱烈,有助於未來TOPBI品牌整體銷售表現。
展望2015年上半年,淘帝維持審慎樂觀看法。由於中國政府單獨二孩政策持續推動,總新生兒數量可望持續增加,整體中國童裝市場迅速成長。淘帝預計今年將以約10%的幅度持續展店、目標總銷售據點將達1400間,以持續擴大TOPBI品牌童裝之市占率。
MoneyDJ新聞 2015-03-23 17:32:5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F-淘帝(2929)於今(23)日公佈去(2014)年全年合併營運成果。淘帝2014年全年合併營收46.57億元、稅後淨利7.5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2.98元,年成長分別為22.7%、31.41%與12.28%,皆創公司歷史新高紀錄。F-淘帝2014年年底代理商總計23個,銷售據點達1,283間,且為強化消費者對TOPBI嬰幼童裝服飾之時尚、流行等品牌認同,更推出「全新第六代」形象風格。
展望今(2015)年上半年,F-淘帝持審慎樂觀看法。公司表示,由於3月至5月為傳統旺季,內部仍持續進行產品設計與研發,並針對即將於3月底召開2015年秋冬訂購會分別推出「塔羅魔盤」、「魔力聖誕」、「森林盛宴」等新款系列嬰幼童裝服飾產品,盼透過多樣化的服裝設計,能進一步維持產品之平均單價,並創造良好之銷售表現。
而為保持TOPBI品牌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地位,F-淘帝表示,後續一方面將持續進行廣告投放,另一方面亦將積極擴大銷售據點,為強化消費者對TOPBI嬰幼童裝服飾之高級、時尚、流行等品牌認同,新推出的「全新第六代」形象風格,以白色為主的淺色系色調、結合玻璃櫥窗的時尚感,也為TOPBI嬰幼童裝產品增添與眾不同的高級元素。
此外,F-淘帝並指出,由於中國大陸政府仍推動單獨二孩政策,預計總新生兒數量將持續增加,帶動整體中國嬰幼童裝市場迅速成長,隨著中國人均所得的增加,勢必提升中國嬰幼童市場之消費潛力,亦有助提升TOPBI在中國十大童裝品牌的地位,公司今年營運成長仍可期。
為滿足不同年齡層之嬰幼童族群需求,F-淘帝指出,近幾年致力開始向下拓展1至3歲嬰幼童服飾,而受惠中國童裝服飾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帶動TOPBI品牌服飾銷售暢旺,尤其以1至3歲嬰幼童服飾成長最大,其營收占比已超過20%。
F-淘帝進一步表示,旗下TOPBI品牌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產品設計與研發是本公司TOPBI品牌競爭優勢之關鍵,2014年因新推出的「盟校風尚」、「萬聖小精靈」、「綠野行蹤」等系列嬰幼童服飾產品銷售熱賣,帶動全年毛利率、淨利率分別達40%與16%水準。
F-淘帝(2929)2月合併營收資料(單位千元)
F-淘帝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一方面來自中國政府推動單獨二胎政策,童裝市場銷售呈強勁成長,進而帶動TOPBI春夏童裝產品的良好銷售成績;另一方面,下游通路商看好未來童裝產品銷售表現,持續增加銷售據點,亦為重要因素之一。
F-淘帝指出,TOPBI童裝於3月18日參加上海市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其為亞洲最具規模與影響力之服裝盛事,現場彙聚逾20個國家、超過1000多個品牌、及近10萬人次之專業觀眾共同尋求商機及洽談合作。F-淘帝已連續8年受中國服裝協會之邀請,與其他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一同舉辦產品走秀。此次展場上TOPBI以快樂世界、夏日奇遇為主題,精心設計海洋與森林相間的獨特展館,配合公司重點推出的魔幻森林、奇趣聖誕等系列嬰幼童及其他童裝產品,現場出席代理商反應熱烈,有助於未來TOPBI品牌整體銷售表現。
展望2015年上半年,F-淘帝持審慎樂觀看法。公司預期,受惠中國政府單獨二胎政策續推動,總新生兒數量可望持續增加,消費者在小孩子身上花錢也日益重視,以上因素將帶動整體中國童裝市場迅速成長,有助於穩固TOPBI在中國前十大童裝品牌的地位;F-淘帝預計今年將以10%的幅度持續展店成長、目標總銷售據點1400間,以持續擴大TOPBI品牌童裝之市占率。
F-淘帝進一步表示,為保持TOPBI品牌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之地位,未來更將攜手好萊塢電影主題魔幻展共同合作,加強TOPBI品牌貼近消費者之形象,並透過展會人氣達到提升客戶來店業績表現。
|
陸市場撐腰!F-淘帝3月營收揚帆
2015/04/10 09:58 鉅亨網 記者張旭宏 台北
中國嬰童品牌商F-淘帝 (2929) 3月在中國市場撐腰下,營收4.96億元,月增218.26%,年增13.77%,累計首季營收10.31億元,年增18.19%,激勵今(10)日股價大漲超過3.5%。
F-淘帝表示,2015年首季營收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主要來自中國政府推動單獨二孩政策,整體童裝市場銷售保持強勁成長,帶動TOPBI春夏童裝產品銷售暢旺。另外下游通路商仍看好未來童裝產品銷售表現,銷售據點持續增加,皆為首季營收持續成長主因。
F-淘帝去年在中國市場市佔率提高,加上一胎化解禁,推升公司營收為46.57億元,年增22.7%,稅後淨利7.54億元,年增31.41%,營收獲利均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盈餘為12.98元,年增12.28%。
由於中國政府仍推動單獨二孩政策,今年總新生兒數量將持續增加,帶動整體中國嬰幼童裝市場快速成長,加上中國人均所得的增加,將近一步提升中國嬰幼童市場消費潛力,法人估計F-淘帝今年營收將成長超過2成,每股盈餘將挑戰15元。
《業績-百貨》淘帝Q1營收,登同期新高
2015/04/10 07:53 時報資訊
F-淘帝表示,2015年第一季營收創下歷年來第一季新高,一方面來自中國政府推動單獨二孩政策,整體童裝市場保持強勁成長。另一方面,下游通路商看好未來童裝產品的銷售表現,銷售據點持續增加,皆為利多因素。
F-淘帝並指出,TOPBI童裝於3月18日參加上海市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為亞洲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服裝盛事,彙聚超過20個國家、超過一千多個品牌、以及將近10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共同尋求商機及洽談合作。淘帝已連續8年受邀中國服裝協會邀請,與其他中國十大童裝品牌一同舉辦產品走秀,現場代理商出席反應熱烈,有助於未來TOPBI品牌整體銷售表現。
展望2015年上半年,淘帝維持審慎樂觀看法。由於中國政府單獨二孩政策持續推動,總新生兒數量可望持續增加,整體中國童裝市場迅速成長。淘帝預計今年將以約10%的幅度持續展店、目標總銷售據點將達1400間,以持續擴大TOPBI品牌童裝之市占率。
MoneyDJ新聞 2015-03-23 17:32:5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F-淘帝(2929)於今(23)日公佈去(2014)年全年合併營運成果。淘帝2014年全年合併營收46.57億元、稅後淨利7.5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2.98元,年成長分別為22.7%、31.41%與12.28%,皆創公司歷史新高紀錄。F-淘帝2014年年底代理商總計23個,銷售據點達1,283間,且為強化消費者對TOPBI嬰幼童裝服飾之時尚、流行等品牌認同,更推出「全新第六代」形象風格。
展望今(2015)年上半年,F-淘帝持審慎樂觀看法。公司表示,由於3月至5月為傳統旺季,內部仍持續進行產品設計與研發,並針對即將於3月底召開2015年秋冬訂購會分別推出「塔羅魔盤」、「魔力聖誕」、「森林盛宴」等新款系列嬰幼童裝服飾產品,盼透過多樣化的服裝設計,能進一步維持產品之平均單價,並創造良好之銷售表現。
而為保持TOPBI品牌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地位,F-淘帝表示,後續一方面將持續進行廣告投放,另一方面亦將積極擴大銷售據點,為強化消費者對TOPBI嬰幼童裝服飾之高級、時尚、流行等品牌認同,新推出的「全新第六代」形象風格,以白色為主的淺色系色調、結合玻璃櫥窗的時尚感,也為TOPBI嬰幼童裝產品增添與眾不同的高級元素。
此外,F-淘帝並指出,由於中國大陸政府仍推動單獨二孩政策,預計總新生兒數量將持續增加,帶動整體中國嬰幼童裝市場迅速成長,隨著中國人均所得的增加,勢必提升中國嬰幼童市場之消費潛力,亦有助提升TOPBI在中國十大童裝品牌的地位,公司今年營運成長仍可期。
為滿足不同年齡層之嬰幼童族群需求,F-淘帝指出,近幾年致力開始向下拓展1至3歲嬰幼童服飾,而受惠中國童裝服飾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帶動TOPBI品牌服飾銷售暢旺,尤其以1至3歲嬰幼童服飾成長最大,其營收占比已超過20%。
F-淘帝進一步表示,旗下TOPBI品牌為中國十大童裝品牌,產品設計與研發是本公司TOPBI品牌競爭優勢之關鍵,2014年因新推出的「盟校風尚」、「萬聖小精靈」、「綠野行蹤」等系列嬰幼童服飾產品銷售熱賣,帶動全年毛利率、淨利率分別達40%與16%水準。
F-淘帝(2929)2月合併營收資料(單位千元)
當月 | 本年累計 | |
合併營收(台幣) | 155,857 | 535,040 |
去年同期 | 123,573 | 436,369 |
增減 | 32,284 | 98,671 |
增減百分比 | 26.13% | 22.61% |
合併營收(人民幣) | 31,216 | 105,829 |
去年同期 | 24,664 | 87,335 |
增減 | 6,552 | 18,494 |
增減百分比 | 26.57% | 21.18% |
F-淘帝(2929) 103年 第4季 綜合損益表 | |||||||||||||||||||||||||||||||||||||||||||||||||||||||||||||||||||||||||||||||||||||||||||||||||||||||||||||||||||||||||||||||||||||||||||||||||||||||||||||||||||||||||||||||||||||||||||||||||||||
| |||||||||||||||||||||||||||||||||||||||||||||||||||||||||||||||||||||||||||||||||||||||||||||||||||||||||||||||||||||||||||||||||||||||||||||||||||||||||||||||||||||||||||||||||||||||||||||||||||||
資料來源: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葡萄王(1707) 法人上看163元,葡萄王規劃推出7個新產
葡萄王(1707)目標價
法人上看163元
2015/04/02 12:55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2015年4月2日電)上市生技股葡萄王 (1707)
去年營收、獲利同步創下歷史新高,激勵股價盤中爆量攻上漲停,來到147.5元。台灣工銀投顧看好新產品帶動今年業績溫和成長,目標價上看163元。
葡萄王是保健食品龍頭廠商,旗下轉投資的直銷商葡眾去年營收大幅成長,登上台灣傳銷業第2名,並為本土業者之首,挹注葡萄王2014年營收、獲利同步創下新高,營收新台幣62.83億元,年增11.41%;每股稅後盈餘(EPS)7.24元,營收、獲利同創史新高。
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觀察葡萄王2014年營收,推估2013年5月毒牛樟芝事件的衝擊已逐漸淡化。此外,去年下半年葡眾推出2項新產品,包括輔助改善「阿茲海默症 」與「巴金森氏症」的猴頭菇(商品名為活憶康),以及輔助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等相關症狀的乳酸(商品名稱為樂優),2項產品銷售狀況都不錯,帶動葡眾營收大增。
展望2015年,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葡萄王規劃推出7個新產品,包括和雲南白藥合作的「靈芝田七飲」及能量飲料「Power Bomb」,可望帶動業績溫和成長。預估葡萄王今年可達70.21億元,年增11.75%;稅後盈餘15.3億元,年增約1成,EPS估8.15元。由於過去2年本益比介於16到20倍之間,建議投資人區間操作,股價區間介於130至163元。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1707)葡萄王-澄清媒體報導
1.事實發生日:104/03/25
2.公司名稱: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工商時報A4版
6.報導內容:
(1)由於現有產能滿載,目前已決定斥資20億元二座生產基地。
(2)上海葡萄王營運已呈現大轉機,1、2月營收年增率分別達387%和77%。
7.發生緣由:104/03/25工商時報報導
8.因應措施:於公開資訊觀測站說明。
9.其他應敘明事項:
(1)決定斥資20億元二座生產基地事項:本公司於103.05.19發佈重大訊息公告本公司平鎮生技廠自地委建廠房工程,總額新台幣7.86億,於103.08.14發佈重大訊息公告本公司申請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投資設立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龍潭園區分公司,營運資金新台幣9.4億元,以上兩則公告共計新台幣17.26億元,另評估購置生產設備及裝璜工程約需新台幣2.74億元,俟正式核定後再依相關規定辦理公告,特此說明。
(2)上海葡萄王1、2月營收年增率分別達38%和77%,媒體誤植為387%和77%,特此澄清。
MoneyDJ新聞 2015-03-05 10:51:00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衝刺新品,葡萄王(1707)今年母公司預計推出7項新品,創下近年新高,其中二至三項將採加強行銷力度,盼帶動母公司品牌銷售動能轉強。法人估計,今年在母公司品牌與子公司葡眾銷售同步增長下,營收有機會續揚兩位數,全年每股稅後盈餘約7.5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也將不亞於去年的5元水準。
葡萄王現已成功轉型為保健品廠商,目前集團可分為三大塊,包括母公司葡萄王、多層次傳銷子公司葡眾與上海葡萄王,現集團約九成營收來自葡眾挹注。近年成長相對不如葡眾的葡萄王既有品牌,主打實體與電視通路,過去幾年鮮少有新品推出,行銷廣告也由各營業單位各自負責的小成本方式,不過,在平衡集團的收入來源下,今年集團決定加碼該品牌的新品推出。
根據內部規劃,今年葡萄王品牌將有7個新品問世,包括4月與雲南白藥合作的靈芝田七飲、能量飲料Power Bomb,將規劃於藥妝店與便利商店上架。其他5項新品尚有多醣體24%的雲芝王、抗過敏的靈敏王、人蔘蜆B碇、舒緩更年期不適與舒眠的產品,其中包括靈芝田七飲、Power Bomb與第四季上市的靈敏王,都計畫搭配較大規模的廣告行銷,以增強成長力度。
在葡眾部分,去年底會員數已拉高至13.6萬,年營業額推估已與台灣第二大的美樂家拉近、甚至超前。法人預期,隨葡眾營業額基期已突破60億元,未來成長率將稍趨緩,但因中高端會員平均消費持續增長,且去年問世針對脂肪肝的樂優、記憶力衰退的活逸康等,上市後市況佳,將帶動今年葡眾營收仍將有約10%的增幅,續創新高。
至於上海葡萄王,根據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虧損超過3千萬元,該公司表示,現階段上海葡萄王將以重整為主,並重新定調先爭取ODM訂單,以「養活自己」,中長期才再朝自有品牌邁進。而上海葡萄王目前最大代工客戶包括大陸雅芳與其他直銷品牌,元月營收已有三成以上增長,今年預期在代工訂單成長下,虧損將較去年明顯縮減。
而葡萄王歷經近年的快速成長,現有產品已吃緊,公司已規劃興建平鎮及龍潭廠,前者將於明年第一季完成外部營建工程,明年底至後年第一季投產,假設機台全數進駐,最大生產產能將較目前增加1.5-2倍。龍潭廠則以發酵槽為主,最快也將於明年底量產。
法人估計,葡萄王去年每股稅後盈餘將挑戰7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將不亞於去年的5元。今年營收估續增兩位數,但因行銷廣告費用預期將增,獲利增幅將略低於營收,每股稅後盈餘約7.5元,再創新高。
2015/04/02 12:55 中央社
葡萄王是保健食品龍頭廠商,旗下轉投資的直銷商葡眾去年營收大幅成長,登上台灣傳銷業第2名,並為本土業者之首,挹注葡萄王2014年營收、獲利同步創下新高,營收新台幣62.83億元,年增11.41%;每股稅後盈餘(EPS)7.24元,營收、獲利同創史新高。
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觀察葡萄王2014年營收,推估2013年5月毒牛樟芝事件的衝擊已逐漸淡化。此外,去年下半年葡眾推出2項新產品,包括輔助改善「阿茲海默症 」與「巴金森氏症」的猴頭菇(商品名為活憶康),以及輔助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等相關症狀的乳酸(商品名稱為樂優),2項產品銷售狀況都不錯,帶動葡眾營收大增。
展望2015年,台灣工銀投顧指出,葡萄王規劃推出7個新產品,包括和雲南白藥合作的「靈芝田七飲」及能量飲料「Power Bomb」,可望帶動業績溫和成長。預估葡萄王今年可達70.21億元,年增11.75%;稅後盈餘15.3億元,年增約1成,EPS估8.15元。由於過去2年本益比介於16到20倍之間,建議投資人區間操作,股價區間介於130至163元。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1707)葡萄王-澄清媒體報導
1.事實發生日:104/03/25
2.公司名稱: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工商時報A4版
6.報導內容:
(1)由於現有產能滿載,目前已決定斥資20億元二座生產基地。
(2)上海葡萄王營運已呈現大轉機,1、2月營收年增率分別達387%和77%。
7.發生緣由:104/03/25工商時報報導
8.因應措施:於公開資訊觀測站說明。
9.其他應敘明事項:
(1)決定斥資20億元二座生產基地事項:本公司於103.05.19發佈重大訊息公告本公司平鎮生技廠自地委建廠房工程,總額新台幣7.86億,於103.08.14發佈重大訊息公告本公司申請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投資設立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龍潭園區分公司,營運資金新台幣9.4億元,以上兩則公告共計新台幣17.26億元,另評估購置生產設備及裝璜工程約需新台幣2.74億元,俟正式核定後再依相關規定辦理公告,特此說明。
(2)上海葡萄王1、2月營收年增率分別達38%和77%,媒體誤植為387%和77%,特此澄清。
MoneyDJ新聞 2015-03-05 10:51:00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衝刺新品,葡萄王(1707)今年母公司預計推出7項新品,創下近年新高,其中二至三項將採加強行銷力度,盼帶動母公司品牌銷售動能轉強。法人估計,今年在母公司品牌與子公司葡眾銷售同步增長下,營收有機會續揚兩位數,全年每股稅後盈餘約7.5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也將不亞於去年的5元水準。
葡萄王現已成功轉型為保健品廠商,目前集團可分為三大塊,包括母公司葡萄王、多層次傳銷子公司葡眾與上海葡萄王,現集團約九成營收來自葡眾挹注。近年成長相對不如葡眾的葡萄王既有品牌,主打實體與電視通路,過去幾年鮮少有新品推出,行銷廣告也由各營業單位各自負責的小成本方式,不過,在平衡集團的收入來源下,今年集團決定加碼該品牌的新品推出。
根據內部規劃,今年葡萄王品牌將有7個新品問世,包括4月與雲南白藥合作的靈芝田七飲、能量飲料Power Bomb,將規劃於藥妝店與便利商店上架。其他5項新品尚有多醣體24%的雲芝王、抗過敏的靈敏王、人蔘蜆B碇、舒緩更年期不適與舒眠的產品,其中包括靈芝田七飲、Power Bomb與第四季上市的靈敏王,都計畫搭配較大規模的廣告行銷,以增強成長力度。
在葡眾部分,去年底會員數已拉高至13.6萬,年營業額推估已與台灣第二大的美樂家拉近、甚至超前。法人預期,隨葡眾營業額基期已突破60億元,未來成長率將稍趨緩,但因中高端會員平均消費持續增長,且去年問世針對脂肪肝的樂優、記憶力衰退的活逸康等,上市後市況佳,將帶動今年葡眾營收仍將有約10%的增幅,續創新高。
至於上海葡萄王,根據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虧損超過3千萬元,該公司表示,現階段上海葡萄王將以重整為主,並重新定調先爭取ODM訂單,以「養活自己」,中長期才再朝自有品牌邁進。而上海葡萄王目前最大代工客戶包括大陸雅芳與其他直銷品牌,元月營收已有三成以上增長,今年預期在代工訂單成長下,虧損將較去年明顯縮減。
而葡萄王歷經近年的快速成長,現有產品已吃緊,公司已規劃興建平鎮及龍潭廠,前者將於明年第一季完成外部營建工程,明年底至後年第一季投產,假設機台全數進駐,最大生產產能將較目前增加1.5-2倍。龍潭廠則以發酵槽為主,最快也將於明年底量產。
法人估計,葡萄王去年每股稅後盈餘將挑戰7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將不亞於去年的5元。今年營收估續增兩位數,但因行銷廣告費用預期將增,獲利增幅將略低於營收,每股稅後盈餘約7.5元,再創新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