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央行預言 2020年人民幣將與美元並列, 人民幣躍居我外匯存底主要貨幣

央行預言 2020年人民幣將與美元並列



央行總裁彭淮南
中央銀行昨(21)日出具歷來最完整的人民幣研究報告,直指三年後人民幣即可能超日趕英,最快在2020年即可與美元共享國際主要準備貨幣的地位。
這項報告肯定人民幣未來在國際主要準備貨幣將扮演的角色及地位,報告中並說明了我國辦理人民業務情況,同時列出香港、新加坡、英國、德國及法國推動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進度,強化台灣推動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必要性。
立法院財委會立委李應元、費鴻泰等昨日視察中央印製廠,由央行總裁彭淮南等官員接待,央行並提供三份報告說明國際金融情勢,其中尤以長達40頁的「人民幣相關議題說明」報告,內容最受到矚目。
央行表示,大陸正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頗有挑戰美元全球霸主地位的架勢,央行對此正在密切關注,尤其是人民幣崛起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
央行報告指出引用美國與英國消長的例子說,1870年前後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超越英國,並於1919年取代英國,開始主導全球經濟,二戰期間美元已與英鎊共享主要國際準備貨幣地位。1945年布列敦森林體制成立後,美元正式取代英鎊的地位。
央行指出,一國經濟規模愈大,其產出、貿易與金融也愈大,貨幣較易成為國際準備貨幣。
央行官員指出,2010年間中國大陸經濟地位超越美國,人民幣最快在2020年與美元將共享主要準備貨幣地位,未來甚至可能取代美元。
但官員強調,人民幣要共享美元地位或取代美元,還須幾個必要條件配合。除開放與發達的金融市場外,現在美國有幾十兆的債券市場,中國大陸也必須開放金融帳,讓資金自由進出,但這得付出資產價格大幅波動,不利國內經濟穩定的代價。
另外,還要有足夠的政治或軍事力量,能影響全球政經情勢,加上物價穩定。使用慣性也勢必要的條件之一,官員打比方說,就像世界通用的語言一樣,愈多人使用,就有愈多人跟進,美元即為一例。
央行指出,成為主要國際準備貨幣有諸多好處,像是可自行決定利率、獲取利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壓低長期利率,等於變相汲取他國財富。
另外,對外出口、進口等交易,可以本國貨幣計價,避免匯兌風險。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4/05/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人民幣躍居我外匯存底主要貨幣



人民幣將成為我國外匯存底幣別組合中僅次於美元及歐元的重要貨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1)日指出,我國外匯存底納入人民幣有五大理由,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推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據央行統計,全球已有約40個國家的央行持有人民幣資產。
彭淮南昨日利用立委視察中央印製廠的機會,主動及完整說明對崛起中的人民幣政策態度與因應作法。對於我國外匯存底持有人民幣資產,央行明確表達必須持有人民幣的五大理由。
此舉被市場視為央行所持有的人民幣資產部位,將會繼續提高比重,和美元、歐元等貨幣並列,成為外匯存底幣別組合中最主要的貨幣之一。
央行詳述的五大理由中,首先強調中國大陸目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國。
另外,央行也注意到中國大陸國際收支情形佳,且政府債務負擔(相對GDP比),較美歐日各國相對較低。最重要的一項理由是: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推展人民幣國際化。
彭淮南在報告中引述經濟學人預估指出,若以實質GDP規模計算,中國大陸經濟規模將於2019年超越美國。
彭淮南還引述渣打銀行說法,目前以有23家央行公布已持有人民幣資產,另約有逾12家央行雖已持有人民幣,但還沒對外公布。
彭淮南是在去年10月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首度對外證實我國外匯存底已經納入人民幣,但迄未透露持有的金額或比率,因為擔心公布數據會影響市場。不過,兩岸貿易依存度甚高,加上央行看好人民幣未來在國際準備貨幣將扮演的角色,依據外匯存底幣別組合的管理原則,央行勢必已持有一定比率的人民幣,且未來有可能再提高這項比率。
對於立委關心,兩岸簽署貨幣互換協議(SWAP)的進度,彭淮南昨日說,央行已作好應有的準備,也一直與對方連繫;我方的立場是:希望能早日簽署。

圖/聯合報提供
【2014/05/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央行持有人民幣資產 提5大理由


人民幣貶聲不斷,中央銀行最新書面報告則列「持有人民幣的理由」,央行官員昨強調,這分報告並不是鼓勵民眾投資人民幣,而是單純向立法院說明,央行持有人民幣資產的理由。 去年下半年起,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儲備貨幣,陸續買進人民幣資產,今年以來人民幣持續貶值,外界質疑,央行投資人民幣「失策」;成為受害人之一,財委會昨天赴中央印製廠考察,央行在書面資料說明投資人民幣理由,釐清疑慮。 首先,大陸目前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依經濟學人預估,如以實質GDP規模計算,大陸經濟規模將在2019年超越美國;其次,大陸也是我國的第二貿易國,僅次於美國。第三,大陸國際收支情形佳,而第四項理由是大陸政府債務負擔(相對GDP比)較美、歐、日等相對較低。 最後,中國人行持續穩健推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學界預估,3年後可能超越日圓及英鎊。 央行指出,2010年大陸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5,063億人民幣,2013年跳升至4.63兆人民幣,占大陸整體外貿比重自2010年的2.5%,而至2013年已攀升至17.9%。 央行也提出台灣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六大優勢包括兩岸經貿密切、台灣已有人民幣清算行、建置健全外幣結算平台,以及國內銀行已在世界各地設有分支機構,提供台灣地區發展人民幣業務完整的網絡。 另境外金融機構可透過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享有優惠稅制,以及台灣在離岸美元市場的交易機制及法規完整健全,提供良好金融基礎等,都是發展台灣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的優勢。 至4月底止,國內人民幣存款餘額達2875億人民幣,與新加坡、香港比較,至3月底止外幣存款占總存款比重,台(DBU)為13%、港、新分別52%及47%。
【2014/05/22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